摘要: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新华网记者跟随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员孙静一走进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探秘镇馆之宝之一——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清代同治年间的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位于博物馆三楼的潮州木雕展厅,是岭南文化潮州木雕中的杰出作品之一。

新华网广州5月16日电(崔凌云 孙倩文 陈颖)广东省博物馆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因场馆的外形酷似珍宝容器而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月光宝盒”。目前馆内藏有18万件/套文物,是了解广东地区文化历史的好去处。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新华网记者跟随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员孙静一走进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探秘镇馆之宝之一——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

探秘粤博镇馆之宝 看看古人的“朋友圈”

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员孙静一。新华网 黄璐璐 摄

古人祝寿也发“朋友圈”?

清代同治年间的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位于博物馆三楼的潮州木雕展厅,是岭南文化潮州木雕中的杰出作品之一。潮州木雕制作完成后会贴上金箔,所以也称为金漆木雕。

寿屏是举行贺寿仪式时由众亲友定制送给寿主的贵重礼物,往往会放在祠堂中间,在祝寿的时候会八字打开,寿屏前摆上宴席,大宴宾朋。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共12扇屏,一般来说,寿屏的屏数在6-14扇不等,寿屏的数目越多代表寿主身份和地位越高。

探秘粤博镇馆之宝 看看古人的“朋友圈”

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正面。新华网发(陈颖 摄)

孙静一介绍,寿屏正面雕刻晚清著名外交官何如璋先生为寿主写的贺寿文,贺寿文的末尾题写献寿者姓名、籍贯、科举等第、功名记录、官衔职位及与寿主的关系,通俗来说,就是寿主的“朋友圈”。寿主会在贺寿仪式后将它摆起来,其人际关系一目了然。

寿屏外围有四重方栏,以连枝花卉、回纹拱寿、人物故事及夔龙锦地纹作装饰。通过这些繁复的装饰,使得潮州木雕艺术制品更加富丽堂皇、精巧细腻。

萝卜也能“上屏”?

寿屏背面是一幅漆画,取自于《诗经·豳风·七月》。漆画描绘耕种、收获、渔猎、纺织、祭祀等生产生活场面,呈现出乡村生活一派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此外,寿屏背面外围也设四重方栏,以祥禽瑞兽、蔬菜佳果、江海水族、博古瓶花、书卷画册等做纹饰,其中也包括一种常见的蔬菜——萝卜。孙静一解释,在潮汕话中,萝卜又被称为“菜头”,和 “彩头”谐音相近,寓意吉祥如意,所以也被绘画于此。

探秘粤博镇馆之宝 看看古人的“朋友圈”

寿屏背面外围方栏上雕刻的萝卜图案。新华网发(陈颖 摄)

潮州木雕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潮州木雕发展于唐代,明代是成熟期,到清代则为鼎盛期。潮州木雕是中国传统木雕流派之一,以其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特色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雕”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