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4

动荡而矛盾

1891 年 6 月 9 日,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来到南太平洋岛国,急切地想要探索神秘的塔希提。

他发现这个地方像是法国南部村庄,并非传说中的“野蛮”之地,因此大失所望。

收获 高更 1890 年

1769 年,欧洲人发现塔希提,称其为爱神维纳斯的故乡。作为想象中放浪和肉欲的代名词,法国人更是为之痴狂,这座岛屿填补了他们对“人间天堂”的幻想。

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模样。欧洲人的到来,给土著居民带来了灾难性后果——酗酒和性疾病在这里疯狂传播,在 60 多年的时间里,岛上人口从 15 万锐减至了 15000 人。长期抵抗殖民侵略的塔希提国王无可奈何,最终于 1880 年将王国交给了法国。

1891 年 6 月,高更来到这里。没过多久,退位的国王因酗酒而死去,对高更而言,国王的驾崩标志着昔日塔希提的覆灭,他心中的向往之地出现了裂痕。

自画像 高更 1892 年

在这一时期,高更混合原始东方和西方文化,创作了一幅自画像。画中的他,手托下巴,摆出一副忧郁的表情,坐在一尊神秘雕像前,他试图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那些只会画风景的印象派们区分来开。他如此渴望野蛮,渴望不同,渴望艺术上的开创性。

此时的巴黎,人们对他出走塔希提议论纷纷,甚至嗤之以鼻。尽管高更号称是出于艺术上的需要远走他乡,但却被指责是为了摆脱平庸生活的束缚才抛妻弃子孤身前往的。

对这些流言蜚语,高更满不在乎,他只在乎天上的“月亮”。

蓝色树干 高更 1892 年

白色亚麻西装是殖民地社会高级社交场的必备,高更却穿着它与原始居民打成一片,如此“不堪”的行为令法国人难以接受。不过,在塔希提人眼中,不论他如何竭力地融入当地社会,也终究还是个欧洲人。

在岛上,高更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同时,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因为他竟然在“天堂”没有找到情妇。

半年过后,他才如愿以偿,与 13 岁的泰哈玛娜“成婚”。这名少女不仅是高更的情妇,还为他操持家务,定期捕鱼和采摘水果。

泰哈玛娜的先祖 高更 1893 年

在散记《诺阿,诺阿》中,高更曾提到的一个故事:

姐妹俩刚洗过澡,随随便便地躺在岸上,姿态撩人。她们在讨论昨天的欢爱和明天欢爱的计划...一段回忆让她们翻了脸:怎么!你嫉妒了?

公开的争风吃醋在 19 世纪的法国属于禁忌,而在欧洲以外,则满足了一部分男性的幻想。高更对这些趣事记录的颇为细致,还特意创作了一幅油画,标题就叫《怎么!你嫉妒了?》。

怎么!你嫉妒了? 高更 1893 年

1893 年 6 月 4 日,他的第一次南太平洋旅途结束,登上了开往法国的轮船。两个月后,在马赛登陆的是一个虚弱不堪、口袋里只剩 4 法郎的高更,他不再是有钱人家的座上宾。

没过多久,高更看到了光明,他继承了叔叔的一半财产,约 13000 法郎。分给妻子 1500 法郎后,他刻意疏远了这位久未见面的爱人,然后与旧情人住在了一起。

在法国,公众无法理解他稀奇古怪的油画,销量惨淡,德加是他最忠实的买家,只是这位好友觉得奇怪:难道在巴黎就画不出和塔西提一样好的画吗?

少女朱迪特尚未失贞(那位印籍模特兼情妇) 高更 1894 年

没有太多收入来源的高更,生活逐渐变得惨淡。一次外出回到家发现,他的印籍模特兼情妇洗劫了自己的公寓,讽刺的是,她卷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除了那些作品...

高更心灰意冷,决定再次前往南太平洋。1895 年 7 月 3 日,他在马赛登船。但这次,他意志有些消沉,不再像第一次旅行那样因为渴望探索而兴致勃勃,他在逃避人生的失意和幻灭。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 高更 1898 年

6 个月后,急于找到情妇的高更选择了一位懒惰而邋遢的 14 岁少女,对她来说,这位贫疾交加的法国人本身也不是什么梦中情人。当时的高更,必须借助吗啡来缓解斗殴带来的脚踝疼痛,并第一次产生了自杀念头。

尽管身体虚弱,他还是着手创作了一副杰作。这幅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的油画是他尺寸最大、最玄奥的作品。

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原本打算服砷自杀,是剂量太大了?还是呕吐物排除了毒素,使其失效?在一夜翻江倒海后,我回到了家里。天堂从我身边溜走了。

两位塔希提女人 高更 1899 年

1903 年,他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5 月 8 日早上,在医生问诊结束离开后,高更在床上咽了气,确切的死因是心脏病发、吗啡过量还是自杀,始终没有定论,这场无法解释的死亡结束了他动荡而充满矛盾的一生。

他的传奇经历,点燃了大众的想象力。毛姆在 1919 年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中用杜撰的故事讲述了高更的神话。

后来,读者对书中有些苛刻的妻子梅特满怀厌恶之情。但事实是,当年那本发布在巴黎的《诺阿,诺阿》,堂而皇之地讲述了高更对妻子梅特的不忠,独自养育 5 个孩子的妻子苦不堪言,而高更却远在塔希提充耳不闻。在小女儿阿莉妮去世两个月后,高更在南太平洋得到了消息,悲痛欲绝,他对妻子大加指责,两人此后停止了通信,直到高更病死在塔希提。

骑马的人 高更 1902 年

生活上,高更一塌糊涂,可以称其为负心汉,或者可以美其名曰是追求自由,但无论如何,他的作品都却对法国一众画家如马蒂斯、卢梭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毕加索同样痴迷于高更。高更对创造的思考深刻地影响了他,使他更加坚定了一个观点,即艺术家必须拒绝任何妥协,完全保护自己的独立性。

高更一味地追求天上那一轮明月,无心其它。离世前,神情恍惚的他曾担心自己被遗忘,不过,后世对他的追随已远远超出其想象。【作者:一奥 | 新浪微博:莫一奥在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