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看到一件文书残片,我截取了其中一小段。单从书法角度来论,在没有其他参照信息的话,各位会认为它出自谁之手?反正我第一眼看的话,我觉得是赵孟頫,而且接近赵孟頫晚年的作品风格。

但是,这件文书却是敦煌藏经洞中的遗物,是1908年伯希和带回法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之一。

残片右下角还有伯希和的编号Pelliot Chinois 3687。

比起其他的敦煌文书,这件作品还有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上面使用了武则天时期新造文字。对应下面这个表格,可以查出文书残片中的四个则天文字。

武则天代唐为周,除了改服易帜、频繁改元、变更职官名称外,还发明了一些全新的文字,替代原有的文字,以除旧布新、建立权威,后世称为“则天文字”。则天文字在全中国仅通行十五年,虽然字并不是很多,但都是常用字,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文物鉴定上也常常以则天文字的出现视为武周时期的一个特有现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件作品的高清局部

有不少朋友表示接近李北海,没错,只是李氏留下的多是碑刻,做对比比较勉强。台北故宫倒是有一件墨迹,传为李北海所书,至少也是学李北海一路的高手作品。我们将二者单字提出来对比一下。发现二者结体大体一致。

但是我发现赵孟頫晚年的作品会更接近,他那时候正是走的李北海的路子。明人王世贞认为赵孟頫晚年书法“规模李北海”,从他的作品《胆巴碑》《妙严寺记》《杭州福神观记卷》《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看也的确如此。我从上述四件作品中找出与前面那片唐人手迹相对应的字放在一起做个对比。可以看到二者相似度很高,笔法气韵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统一。

所以前人说赵孟頫得晋唐笔法,其言不虚。你看看,一千二百多年前,敦煌某位无名书者写下了一段文字;而七百多年前,赵孟頫凭自己的能力打破一个时代的束缚跳过宋人远接唐人,从这一点说,他在当时已经是超迈时流了。放在今天,那更是神一样的人物。不服的人可以去试一试比赵孟頫低很多段位的挑战——看能不能跳出今天的书风,写出民国的味道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