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清明!这些事你知道吗?

今天4时13分,迎来清明节气

清明有气清景明之意

天气清新、明媚、和暖

正是鸟语花香的春日时节

清明简历

起  源:山西绵山

流行地区:中国、越南、韩国、琉球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活动: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

节日意义: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节日意义上的清明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

清明是中国的感恩节

节日意义上的清明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说法不一,有周代禁火说、古代改火说、介子推说等。到了唐中期以后,清明寒食才合二为一,且以清明为重。

任何时期祭祀扫墓的目的都是“慎终追远”,表达孝心。

长此以往,“孝”已成为清明节的节日符号,“孝”还有感恩的意思,感谢祖先的奉献,才使后人有美好的现在。中国没有感恩节,但是谁又能说清明节不是中国式的感恩节呢?

清明习俗

祭祖、踏青

清明节的核心是祭祖扫墓,郊野踏青则是副产品。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荡秋千、放风筝

荡秋千、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的民间习俗。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期盼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认为可以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品读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宋]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这一天,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死

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

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唯有活好当下

才是对故人最好的缅怀

也才能不负这无法重来的人生

综合人民日报、郑州晚报、北京旅游、佛山教育

编辑| 思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