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年,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的啼哭,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后朱元璋自立吴王,将这孩子立为世子,一年后,明王朝建立,他随即被立为太子。这个含着银汤匙出生的孩子,就是懿文太子一朱标。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叱咤风云,刀头舐血,才打下一片江山,而他们的储君,却往往因为父辈的福泽而略显平庸与孱弱,秦二世而亡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朱元璋是幸运的,他有一个生于富贵却又不耽于享乐,聪颖努力、宅心仁厚的儿子。

朱标被立为太子后,便开始和明朝这个新生的政权一起成长。朱元璋为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继承自己打下的万里江山,可谓煞费苦心。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是相当的喜爱,非常的重视,从太子身边的人就能很好的看出。少傅徐达、太子少保常遇春,等等这都是在大明响当当的人物。

在这些人的辅导之下的太子能差的了吗?而且朱标也不是那种父亲是君王,就嚣张跋扈的那种人,他平时待人很宽厚生性也很和善,所以口碑也一直很不错。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自是不用说,朱标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洪武十年(1377 年),朱标二十二岁,朱元璋下令,今后一切事项可让朱标处分,然后上报自己。

朱标在一些政策上都为朱元璋提出了不少建议,例如大明初期矛盾重重,年仅17岁的朱标便可以敏锐的看出来,首先要把元朝彻彻底底赶到漠北去,如此汉人才会相信大明,摆脱被元朝奴役的观念。朱元璋打出的便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原”,这些政策都保证了新生的大明可以获得百姓的支持。

时人与后人经常设想,如果朱标没有早亡,而是顺利继位,那他一定是一代明君。打天下者以暴制暴,而坐天下者以仁治国,明王朝可能会洗去一些黑暗,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只可惜,这个仁爱有加的年轻人,没有命数继承大统,这是朱元璋的不幸,可能也是明朝的不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