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讲述者:梁仁 记录者:吴绿星

那年我在越秀公园当花工,听闻田中久一的后事

86岁的芳村花地老农梁仁,常提起与入侵华南的日军司令田中久一有关的两件事情——

那年是1946年,我正在长堤走着,听说行署正在审理田中久一。我马上到爱群对面的行署(今第九中学所在地)旁听审理。那里人山人海,正要挤进去,被卫兵拦住了,原来旁听者要求“着装整齐”,而我这个花农连鞋子也没有。一眼看见里面的人群中有乞丐,穿得也破烂,但没有光脚,也算是“着装整齐”,我灵机一动,立即在爱群旁一家店铺买一双木屐,混进去了。

田中穿着整齐,被带上被告席时非常淡定,先向墙上的孙中山、蒋介石画像行军礼,再向法官刘延年还有听众端正地敬礼,然后坐下。法官问了几句,然后宣读死刑判决书,问他有什么意见。田中恭敬地回答:没有。他说,像他这样犯罪的人,在日本早就死了,而中国对他一直宽大到今天,为此表示感谢。

问他遗物如何处理,他说不要了,他家非常有钱,遗物送人或不要。虽然大家对日本人非常痛恨,但此时田中表现出来的风度,还是让人一振。

到1958年,我在越秀公园当花工,每天中午,在听雨轩旁的草地吃午饭,有时钻进听雨轩,因为是员工,会给一壶免费茶,逍遥一番。

这天,正在里面休息,突然来了几个西装革履的日本人,记得一位胸前挂着红色鱼尾签写的是“大平正芳”,(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外长也叫这名),其中一位还是和尚,原来都是日本红十字会的人员。当时有一个规定,中方的陪同人员如司机、警卫等可以吃工作餐。客人们上楼去吃饭,我们本不属工作人员,却见我们人在,一起算了,每人补助5毛钱。那时生活费低,一般每天伙食费才5毛钱,这顿算意外“改善”了。

然后,他们在听雨轩一张大桌上摊开地图,日本人说,田中的尸体就在听雨轩侧的山冈旁,然后与中方人员一起,用皮尺一量,大概三十米左右,那里已经种满了翠绿的竹子。于是请三元里的两个仵作佬开挖,其中一个叫李某的。枪毙了田中之后,在日本留学的陈诚还送出一副棺材给他的老师。

挖的时候我们没有看,这块地以前叫“瓦狗岗”,就是如今“雍雅山房”旁的山坡。大约挖了一个小时,果然挖出来一副棺材来,这时离田中离世10年多一点,棺材还没朽,尸身已化。日本人上去检查,然后说,是田中了,他口中那副假牙仍在。

据说,三元里两个仵作佬要看夜,因为当时未决定如何处理,当然,得到了500元“劳务费”。

日本人把田中的天灵盖锯走,尸骨还是埋上了。几年之后,才把田中的遗骨运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晚报

图片|资料图片

责编|叶子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