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萤火虫是很多人童年时光里最好的小伙伴,每到夏季,他们都会在漆黑的夜晚,追逐这些漫天飞舞的精灵,那时的梦幻之夜逐渐留住了我们的心里。没有萤火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杜牧最出名的诗之一。

看星星,扑流萤,这本是古代年轻人最平常也最浪漫的夜间消遣,但对我们来说,却成了莫大的奢侈。

如今,95%以上的城市孩子从未见过萤火虫。80%的大人近五年内也都没有见过。

如今的夜晚太明亮,那曾在黑夜中上下翻飞的微光已被我们遗忘。

这些曾频繁在诗经里出现,在唐诗宋词里现身的小家伙们,现在恐怕都进了昆虫博物馆。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星星早就看不见了,萤火虫也寻不着了。

曾经的童年离不开萤火虫。

从小一边听着囊萤映雪的故事,一边捉来萤火虫做成灯笼。

小男孩们喜欢将萤火虫捏死,汁液涂在小伙伴的脸上;小女孩们则喜欢将萤火虫放在蚊帐中入梦。

萤火虫,点点红,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

飞到西,飞到东,飞来飞去草丛中。

飞得高,飞得低,飞上姐姐薄罗衣。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没有萤火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没有萤火虫的夏天是不值得怀念的。

没有萤火虫的城市是不够生动的。

全世界纪录在册的萤火虫约有2000种,中国有200多种,但很多珍稀的萤火虫正在走向灭绝。

萤火虫是灵敏的环境指示生物,灯光的干扰、农药的污染对它们来说都是致命的。

萤火虫对光非常敏感,光污染会严重干扰和阻止萤火虫的求偶与交配,从而导致它们因无法繁殖而灭亡。

它们对生活环境非常挑剔,只生存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如河流、湖泊、湿地、稻田、森林.

萤火虫,点亮了童年与思念

夏日的夜晚可以约上三两朋友,到天竺山看萤火虫啦,好耍又浪漫!不过,萤火虫这么美,静静地看就已经是件很美好的事儿了!大家记住千万不要捕捉哦!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天竺山坐落于陕西省山阳县天竺山镇僧道关村,公园总面积50.8公顷,主峰海拔2073.98米。夏季平均温度23℃左右,这里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素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森林覆盖率达88%,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好,污染少,适合萤火虫生存。在天气好的夏夜,在这很容易发现萤火虫,而且数量还不少,一边数着萤火虫、一边爬山,乐趣非凡。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晚霞褪尽,暮霭溶溶,远山悄然隐退,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淡月从东山升起,静悬树梢,幽幽地披在静下来的村庄上,无声地打量着劳作了一天的乡民。乡村夜生活拉开序幕,宁谧悠远。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飞动的流萤,在草丛中、墙壁上、矮树旁。“飞光千点去还来”,时上时下,时左时右。萤火虫尤其偏爱茂密的草丛,浑黄而不停闪烁的点点碎光,在那里盘桓起舞。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这里林木葱茏、四季青碧,没有除草剂,没有光污染,具备了萤火虫近于苛刻的生存条件。前山因为旅游开发,每天来此的游客较多,便少了一分自然的灵气,萤火虫不是经常能够见到。而在后山,草木都放肆地生长,吸收了白天的光热沉淀为晚上的雾气。找一处小坡躺下,入夜不久身边就会出现零星的光点。虽然不多,但是给人一种类似朋友伴身的好感觉。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山青幽静,连绵起伏山峦碧峰,人在山中闻听鸟儿语,如诗如画,如临世外桃源。要是和心爱的人在这里露营,星空一览无遗,萤火虫宛如精灵随心飘舞,满满的视觉震撼,真是浪漫极了!

在天竺山看见“萤火之森”

曾几何时,萤火虫是很多人童年时光里最好的小伙伴,每到夏季,他们都会在漆黑的夜晚,追逐这些漫天飞舞的精灵,那时的梦幻之夜逐渐留住了我们的心里。炎炎夏日,不妨到天竺山再次体验纯净的星空世界,小伙伴们,出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