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小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因中风并发症,在清明节前夕于家中病逝,享年94岁。

陈香梅和陈纳德可谓老夫少妻。1925年6月23日,陈香梅生于北京,毕业于岭南大学,1944年加入中央社,因英文出色,被派去采访当时正率“飞虎队”在中国抗战的陈纳德将军,两人一见钟情。

1947 年,22岁的陈香梅与54岁的陈纳德结婚,婚后育两女:陈美华和陈美丽。

翻开尘封的记忆,陈香梅与美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的这段姻缘,可谓佳话。虽然这段甜蜜幸福的姻缘只有短暂十年,但只要一提到与陈纳德的故事,陈香梅仍觉得有说不完的深情。

陈香梅曾经回忆,当年她19岁,正是花样年华,大学毕业后与所有同期毕业的同学一样面临择业。在“毕业即失业”的现实中,却有两家报社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抗战如火如荼,中央通讯社急需找一个既有国学根底,又懂英文的年轻记者进行战地采访,由于陈香梅有着良好的中英文功底,很快被人引荐到给了中央社昆明分社主任陈叔同。

论能力,陈香梅自然没问题,但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还没有录用女记者的先例,这让陈叔同犯了难。陈香梅更急,激动地说:“陈主任,天下兴亡,匹妇何能无责?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战地记者,为抗日出一份力!”陈叔同拗不过她,只得答应让她试试。

机会终于来了,报社得知消息,陈纳德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而在当时的昆明分社,陈香梅的英文功底比其他人都好,再加上各方面素质都不错,自然成为采访陈纳德的最佳人选。

陈香梅对陈纳德早有所闻,对他甚是仰慕。采访那天,陈香梅还特意打扮了一番,在辫子上扎蝴蝶结,脖子系围巾,还戴了戒指,穿一袭得体合身的旗袍,把娇小玲珑的身段衬得婀娜多姿。当她出现在会客室门口,嘈杂的会议室顿时寂静无声,所有男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她。

会客室的门打开,陈纳德在几个军官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向大家致意:“早上好,先生们。”此时,他看到了陈香梅,接着补充说:“以及女士!”陈香梅笑了,他们就这样相识了。

从第一次采访开始,陈香梅就专门负责报道美军和飞虎队特稿,令主编和同行们刮目相看。因为多次到战地采访,陈香梅也引起了陈纳德的注意。

抗战胜利后,陈纳德回到美国,后又来到上海,而陈香梅刚好从昆明调到上海工作,他们在上海重逢了。

在上海,他们的恋情迅速发展,克服世俗的重重阻碍步入婚姻殿堂。1947年12月21日,在亲友的祝福中,陈纳德与陈香梅在上海寓所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当年过半百的美国新郎,挽着娇美的中国新娘缓缓走出时,宾客都将祝福送给了他们。

1949年,陈香梅随陈纳德迁居美国,生有一对可爱的女儿。留美后,她专事写作,并协助陈纳德撰写回忆录《一个斗士的自述》。

1958年,陈纳德去世后,陈香梅没有再婚,带着两个女儿独自在华府打拼。她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女性,被称为“具有魔力和神秘力量的女人”。1963年,在肯尼迪的班子中,陈香梅分管进出口贸易,成为首位进入白宫的华人女性,先后在八届班子中任过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里根当选后,陈香梅以里根总统特使身份访华,同行的还有重量级参议员史蒂文斯等,并与当时中方领导人会面。当时有人称,“陈香梅坐第一,史蒂文斯坐第二,因为参议员在美国有100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近些年,陈香梅虽然年老,但依然积极参加一些中方举办的活动。2015年9月2日,陈香梅获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当时她已90岁高龄,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返回祖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