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思乡与用世无门交织的痛苦

丁启阵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

诗的第一句中“木落”一词,意思是树叶掉落,指秋天。

孟浩然曾三次游览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第一次是开元十四年(726),李白所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第二次是开元十六年(728);第三次是开元十七至二十一年(729—733)。理论上讲,这首诗作于这三个时期中的某一年秋天,都是有可能的。但是,第一次似乎没有待到秋天即已离开,可以排除。从诗中浓烈的思归情绪看,第三次,即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期间(后期)的可能性最大。时间长,倦游,归心似箭。

2

诗题又作《江上思归》、《早寒有怀》等。可见,所谓有怀,即思归,想念家乡。

孟浩然的思念之情,不可谓不真挚。刘辰翁《王孟诗评》说“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四句“令人千言万语自废”。秋天树叶飘落,大雁南飞,站在江边,在寒冷的江风中任由思绪飘飞到遥远的家乡襄阳。因为离家日久,思乡之泪早已流干。可能将自己带回故乡的帆船,也是远在天际,遥不可及。

3

但是,孟浩然此时的最大苦恼,显然不是羁旅他乡、归心似箭,还有比这个更加深广的苦恼。

迷津欲有问,用了《论语·微子》记载的子路问津典故。周游列国途中,孔子师徒迷路了,孔子让子路去向两个正在水田里合力翻耕的壮汉询问渡口所在。这两个被孔门师徒取名为长沮(意思是陷在泥沼中的高个子)、桀溺(意思是双脚沾满泥浆的魁梧汉子)的人,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感到失望的隐士。他们不愿意告诉子路渡口所在,并且嘲笑孔子不识时务。

孟浩然使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自己也像孔门师徒那样想要积极入世,有所作为。但是,眼下迷路了,不知道路在何方。孔门师徒还有长沮、桀溺可以打听,而自己面前,却是辽阔无边的水面。况且,天色已晚。江水浩淼,夜色苍茫。孟浩然的眼前、心中,都没有路。

最后一句,平海夕漫漫,既可以表示江河阻隔无法返乡,也可以表示无处问津进身无路。

4

我们知道,孟浩然的一生是以白衣身份终老的。他虽然对隐居、饮酒曾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他内心还是有着强烈的功名、用世欲望的;他虽然诗名很大,高位厚禄朋友不少,但是科举失败,时运不济,一直没有得到从政的机会。因此,孟浩然的心里,便常常处于进退、得失的忧患之中。即他自己所说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有人注意到这首诗对句自然,情景对照巧妙,二三两联自然成对,没有斧凿痕迹,乡泪对归帆(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李景白撰文)。但是,有一个特点似乎被很多人忽略了:虚实处理。从诗题,到诗句,给人的印象都是:这是一首思归诗。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抒发从政无路的愁苦。思归是实写,用世是虚写。虚写的部分才是诗人真正用意用情所在。

2018-6-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