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频道8月11日讯(记者 耿玥 通讯员 顾军正 蔡阿雄)“黑馍馍到黄馍馍,再到白馍馍。”这正是黄土高原一个贫困村多年以来的真实写照,不仅于此,改革开放40年里通路、通电、通水都在加速这个村庄的改变……最近这几年,村民们还种苹果、办养殖合作社、建旅游公司,这里就是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

近日,浙江海洋大学“走进梁家河,踏寻红色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2名成员前往陕西梁家河,走访梁家河村两委、文安驿镇政府与当地村企合作社,调研当地村民、果农、游客与党政工作人员,透过梁家河来看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

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干劲越来越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我们家的果园!”张卫庞老伴自豪地像队员们介绍,“除了苹果直接可以卖,还可以做成苹果干,同样受很多人喜欢。现如今,咱们梁家河的苹果已经是村里的致富果了。”从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到苹果给梁家河人民带来的喜悦。据了解,梁家河自然村有山地苹果园360亩,其中挂果园150亩,部分果农年苹果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

除了苹果产业以外,畜牧养殖产业是梁家河村的另一把致富的金钥匙,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2015年起梁家河开始与本香集团合作养殖生猪,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大棚1个,每棚每年可得分红31万元。此外,村内现有6家农家乐投入运营,设立经营性小木屋19个,全村每家每户都有人从事旅游相关服务业,正如村民们像实践团说的那样“如今的腰包是越来越鼓,大伙的干劲也是越来越强!”。

小小的村庄越来越美,生态越来越好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梁家河村多年的问题,梁家河小流域总土地面积51.7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8.91km2,土壤侵蚀模数7850t/km2.a。近年来,梁家河村大力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利用新修基本农田、栽植经济林、营造水土保持林、人工种草、道路绿化、疏林补植、设置封禁标牌等多种举措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了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除了生态环境治理,梁家河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保留传统民居特色和风貌基础之上,修葺完善村民居住院落。现在一走进梁家河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修葺一新窑洞大院,这正是梁家河村村两委所在地,再往里走,一座座知青旧居窑洞错落有致,俨然一派新农村的整洁面貌。另外,村里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富有陕北特色和知青文化的产品陈列里头,吸引了众多游客喜爱。

据了解,在2017年“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经过专家学者和媒体公众评选,梁家河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人民的光景越来越美,盼头越来越足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在梁家河,产业道路提升工程、给排水系统建设改造工程、电力通讯提升工程、天然气入户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环卫系统提升工程、增绿工程,七大工程并举,就在旨在提升梁家河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文安驿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像实践团介绍了梁家河近年来的民生工程。

“现在都是政策好,我们也赶上了好时代,搬进了新房子。”坐在梁家河小区广场纳凉的村民满脸幸福地像队员们讲起了自家的房子和生活,这正是2015年以来梁家河积极推进居住区与产业区分离,每户人家都有一套由延川县政府和企业家共同出资修建的移民安置房带来的巨大变化,梁家河也从一个小村庄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小区。另外,根据实践团的了解,该村还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户、文明家庭、党员示范岗、尊老爱幼”等评好比好活动,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着力打造文明村庄。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据悉,梁家河计划到2020年同步够格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现代乡村治理和小康村的典范。

投稿请扫下方二维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