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浦江下,无授权禁转!

冲锋枪,又称短机枪、短机关枪、机关短枪或次机枪,旧译手提机关枪或手提轻机枪,一般泛指使用手枪子弹的连发枪械,它是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或冲锋,因而得名 “冲锋枪”。而今天要讲的,正是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曾经大放异彩的一款冲锋枪,这就是著名的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

(冲锋枪的始祖,一战德国MP18型冲锋枪)

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是仿制自前苏联的PPSH-41型冲锋枪,这种被苏联士兵亲切的称之为“波波沙”的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世界上最好的冲锋枪之一,1949年9月,随着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只剩下扫除西南及东南残匪之后,解放军随即开始了自己的冲锋枪制造工作,经过一番选择后,PPSH-41型冲锋枪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款冲锋枪的仿制母型,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PPSH-41型冲锋枪因其简单的结构及全枪大量采用了冲压件设计,这在当时非常适合中国较为落后的金属加工水平。

(装备苏军的PPSH-41型冲锋枪)

冲锋枪的试制工作由东北军工部第51工厂负责,该厂的最早可追述到1919年由东北军阀张作霖兴办的沈阳兵工厂,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兵工厂,冲锋枪的设计工作很快,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制造出40支样枪,经过测试后,测试人员认为“经试射后样枪均能合格,枪的主要零件亦可互换,是工厂造枪的一大进步”在开了个好头后,51厂很快开始了冲锋枪量产,仅用一年时间,便制造出两万多支冲锋枪,装备了南下的解放军,而在此期间,毛主席还曾来到兵工厂参观,并亲自将冲锋枪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而一代名枪的传奇历史,便由此开始。

(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

由于当时大陆的国民党残兵已成溃兵,因此50式冲锋枪并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而真正让50式冲锋枪充分发挥出本领的,还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战爆发,4个月之后,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投入到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产冲锋枪火力猛,射速快,是志愿军士兵面对强敌美军的制胜法宝,无论是入朝首战的云山战役还是炮火连绵43天的上甘岭,都有50式冲锋枪的登场。

(带伤战斗的志愿军冲锋枪手)

进入1952年后,随着后勤补给的好转,志愿军开始大力强化一线部队的自动火力配置,自9月份开始实行新编制后,志愿军每个班增配三只冲锋枪,每个连增配到9挺轻机枪,也就是说,志愿军每个连有20多支自动火器,还不算配属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而美军只有每个班配两支BAR自动步枪,虽然炮兵是美军占据优势,而在轻武器方面,志愿军却是绝对的优势,因此给敌军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被志愿军缴获的“白虎团”团旗)

50式冲锋枪最经典的战斗莫过于著名的“奇袭白虎团”:1953年7月14日,第607团侦察排的一个班对韩军进行奇袭,迅速歼灭韩军首都师第一团团部,当时整个班装备冲锋枪,在近战中倾泻出强大的火力,虽然韩军团部的士兵数量是志愿军的数倍,但被冲锋枪压制的无法还手,而被迅速击毙,韩军在事后分析称,失利的原因是志愿军以一个营的兵力进行突击,故而造成团部被歼的惨败,十几支冲锋枪便让敌人认为是一个营的兵力,可见50式冲锋枪威力之强大!参考资料:《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军械篇》《辽宁军工史料选篇: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战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