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png

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懵逼了吧,怎么区分两者呢?其实,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blob.png

黄花蒿也是青蒿的一种,只不过需要区分开来。青蒿长相和我们涮锅吃的蒿子杆极其相似,叶子无分别,只是茎杆不是滚圆光滑的,而是棱形杆状;另一个分别就是我们吃的蒿子杆的香气是淡淡的清香,而青蒿则基本无香气。blob.png

黄花蒿结籽,细叶羽状,茎杆较细,株高一米左右,最关键的是其香气有点类似苦艾的味道,但比苦艾好闻。黄花蒿还有一个俗名叫做臭蒿,味道因人而异。blob.png

植物学上的同一个物种,被李时珍分成了“青蒿”和“黄花蒿”两类,为后世的命名混乱埋下了隐患。关于黄花蒿和青蒿的命名问题,植物学界和药学界都有人做过考证,屠呦呦本人就写过澄清文章。blob.png

植物学上的黄花蒿的分布极广,在我国,所有省区都有发现,欧洲和北美也有分布;相比之下,植物学上的青蒿在中国仅在东北、华北至华南地区呈零星分布。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