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海军在3月底成功进行了海军的舰载机无人着舰实验和触舰复飞实验,这对于美海军的作战能力提升无疑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触舰复飞实验,即使是对于美海军来说,触舰复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无人机。无人机是美海军计划在航母战斗群上部署的最重要装备之一,尤其是美海军正在招标中的MQ-25“黄貂鱼”型无人机,这款无人机是美海军规划的舰载加油机,能够携带6到7吨燃油执行作战任务,而一旦触舰复飞失败,对于航母的毁灭将会是灾难性的,因此美海军自然需要解决着舰和触舰复飞的问题,这个飞行试验对于我们未来的海上部队来说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实现长航时,必须在舰载无人机机体结构设计中大量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实现全机结构重量的轻量化,增加更多燃油的装载量。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我新一代舰载无人机机体结构中将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部分机体设计成模块化结构,可直接作为燃油储存油箱,其全机空重不到最大起飞重量的三分之一。

  无独有偶,我们也在研制舰载无人机,4月3日据披露称,由军事专家证实我们的舰载作战无人机正在研制当中。而且4月2日,彩虹系列无人机总师石文也宣称将推出采用重油发动机的彩虹5改进型无人机,据认为这将是一个舰载无人机项目。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无人机在航母上执行作战任务即使是和有人机相比也是各有优劣,并且在成本上还有碾压性的优势,现代航母战斗群在执行打击任务的时候一般受到两个原因的限制,即出动率和打击成本。而无人机相对于有人机在这方面都有极大优势,无人机不需要考虑驾驶员承受能力的问题,只需要后勤做的足够优秀,弹药充足且拥有足够的支援,即可几乎无限次的执行打击任务,而培养后勤人员的难度自然比培养飞行员要小得多。

  但研制舰载无人机,技术难题很多,舰载无人机要在航母上操作使用,首先应满足舰上起降和转运的要求,对机体尺寸特别是翼展有严格限制;其次,舰载无人机要在百余米长的航母甲板上起降,必须具备优良的气动特性和加速性能;而为了满足远距离突防任务需求,航母舰载无人机应具有尽可能大的作战半径和良好的隐身性能。

  当然,在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的情况下,舰载无人机在使用成本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舰载机虽然价格并不算非常昂贵,但舰载机飞行员的身价是非常巨大的,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一架先进的舰载战斗机,一架F-18E/F战斗机的价格高达8000万美元,但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费用至少和一架先进舰载机相当,而一架舰载机不可能仅仅只配备一名飞行员,正常情况下,一架舰载机至少要按照1.5至2的系数保证飞行员数量,如果是双座飞行员则更多。而在采用无人机的情况下,自然不需要面对飞行员培养方面的问题,无人机操作员的培养价格虽然也不算低,但相对于战斗机飞行员的价格自然要低上不少,而且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情况下,在航母内部操纵飞机自然要比直接飞临战场执行打击任务要廉价不少了。

  图片为2016年某舰载机训练试验基地照片,照片中的无人机与彩虹5的结构很接近。

  并且还不需要考虑飞行员损伤的问题,制造一架战机的成本不但低于培养一名飞行员,制造时间也要短得多,这就无人机的优势所在。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未来海战场情报获取、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以及后勤保障通过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作战双方都强调“体系对抗”。舰载无人机需要具备多机协同、集群自主控制能力,作为海上C4ISRK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与舰载有人机/无人机密切协同,共享战场信息,以多平台协同攻击为主要作战模式,担负传感器到射手的种种使命任务,增强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所以研制舰载无人机是未来航母发展的核心关键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