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了”的本义,其实就是知道得太多、通晓得太多,知道得太多,自然就会平白产生许多“烦了”来; 

烦了的旁白,在剧中成为一绝: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一句简单的话儿:“我接受了这样的慰藉”,已经暗示着烦了与小醉的人生结局——它仿佛是一位无所不知的天神,悬浮在屏幕里面,洞察着众生,生生死死,无所不至。——它的直接艺术效果在于:牵制着观众的心,让观众从此无法远离。

孟烦了的说话本事,在于他能够把事儿完全说反:明明错的事儿,也能说出一个通天的道道来。比如,那天,他接受了团队伙食集餐去弄粉丝的任务——一个本来就难以完成的任何:他没有钱。他只能偸!谁知,孟烦了在偷粉条的过程中被当地村民发现,差点被村民群殴,被逼无奈只好脱下裤子露出伤腿朝准备围攻自己的村民大喊:“干什么?你们在围攻一个军人,不光是一军人,还是一爱国军人;不光是一爱国军人,还是一打仗的爱国军人;不光是一打仗的爱国军人,还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爱国军人;不光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爱国军人,还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以致重伤的爱国军人!”——瞧见没有,说了那么多,他就闭口不说一句自己偷粉条。

烦了的智慧,在于他能够直接解读龙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烦了帮助龙文章,以日军假想敌的身份,在师部作战值班室的沙盘演习中,直接击败顶头上司师长虞啸卿先生——师长因此想自杀:他的进攻南天门的作战方案,在龙文章孟烦了眼中,仅仅是一篇大规模士兵送死的大败仗。有趣的是,一场由所谓军队精英们精心设置的殴打场景,又一次将烦了打回了原形:精英永远是精英,炮灰永远是炮灰。孟烦了想离开,离不开;想逃走,走不了——嘴巴上说“不去”,实际上却跟着团长龙文章三米之内,寸步不离,包括最后在南天门阵地上义无反顾准备与团长同归于尽……

遗憾的是,烦了能够把古董般的父亲加上母亲从日本人占领的地方抢救出来,他,也许是有心无力,他根本没有能力把小醉从战乱生活的绝路中挽救回来……可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