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老生常谈的所谓“资源诅咒”外,还与历史基础、国家政策、现实环境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都能左右蒙古的经济,使蒙古成为捧着金饭碗要饭的国家。而这种无工业体系的局面也随着苏联解体成为蒙古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国家的发达与否,并不取决于资源的丰富程度。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事实上,很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委内瑞拉等,经济长期一蹶不振;反倒是很多资源匮乏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经济水平欣欣向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老生常谈的所谓“资源诅咒”外,还与历史基础、国家政策、现实环境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都能左右蒙古的经济,使蒙古成为捧着金饭碗要饭的国家。

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蒙古的呢?静夜史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底子薄弱

作为我国曾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从古至今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清属”和“俄属”阶段。

1691年,康熙皇帝举行多伦会盟,将漠北蒙古纳入版图。清朝为加强对此地的统治,将漠南蒙古的盟旗制度移植过来,杜绝了蒙古逐水草而居并聚沙成塔的可能性,降低了蒙古各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其更加依赖清朝。同时盟旗制度也使蒙古各部不得不奉行近亲结婚,大规模性病流行,人口素质大为下降。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不仅如此,清朝还在蒙古高原上大兴喇嘛庙,并要求蒙古男子皈依佛门,降低蒙古人口的出生率。清朝皇商晋商集团更是深入蒙古腹地对蒙古各部进行经济掠夺,使蒙古长期处于负债累累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管理,清朝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游牧民族问题,蒙古人口也大量减少。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漠北蒙古人口只剩下50万左右。

趁辛亥革命导致的风雨飘摇,沙俄趁机煽动蒙古高层分立,脱离我国版图。虽然一战彻底埋葬了沙俄帝国,皖系军阀徐树铮也于1919年趁机收回漠北蒙古和唐努乌梁海,但随着苏俄局势的好转,其对蒙古的野心再度膨胀。

1924年蒙古建立共和国,并成为苏联的附庸。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相比于清属时期,蒙古在苏联的统治下更加悲惨。除经济、政治等大权被苏联牢牢控制,蒙古民众不允许崇拜成吉思汗,连传统文字回鹘蒙古文也被西里尔蒙古文取代。

为巩固苏联在蒙古的统治,蒙古多次掀起肃反运动,对黄教喇嘛和蒙古王公举起屠刀。

不仅如此,苏联还对蒙古进行彻底的仇华教育,蒙古由此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国,蒙古服从于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大局,成为苏联畜牧业和农业的重要基地,工业化长期得不到发展,这使蒙古长期处于被苏联接济的状态。

而这种无工业体系的局面也随着苏联解体成为蒙古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在俄罗斯自顾不暇,蒙古失去重要靠山后,蒙古连开采本国资源的能力都没有,依靠出卖资源致富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2、国家作死

苏联解体使蒙古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蒙古得以进行一系列去苏化运动,比如废除西里尔蒙古文,改用回鹘蒙古文,将苏联代理人乔巴山的遗体火化等。

但蒙古仇华的本质并未改变,其对昔日宗主的提防之心有增无减,这使蒙古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08年的经济危机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蒙古却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依靠强大的经济体量,我国不仅没有被经济危机摧垮,反而四面出击,打开了国际市场的新局面,这其中就包括对蒙古的投资。

因为我国的资本大量进入蒙古,蒙古的资源型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依靠南方的巨大消费市场,蒙古的资源高价变现,经济发展猛然加速,2012年的GDP增长量甚至突破10%,很多经济学家惊呼蒙古将成为下一个迪拜。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但好景不长,在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下,焦虑的蒙古于2012年出台了《限制外国投资法》,矛头直指我国投资者,这使我国在蒙古的投资几乎血本无归,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当蒙古的外资骤然减少后,经济发展也猛然刹车,尽管蒙古政府及时修改法律,但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一去不返,蒙古的迪拜梦也化为泡影。

今天的蒙古,即使在苏联解体后也对我国异常警惕,不到10000人的武装部队除蒙古海军外,其余大部分驻扎在中蒙边境,防我国之心昭然若揭。

蒙古最信赖的伙伴,依然是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今日充斥蒙古部队的俄式武器足以窥见一二。但俄罗斯作为资源同样丰富的国家,对蒙古的资源没有需求和消费的能力。更尴尬的是,蒙古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出口资源的途径成本太高,能够让蒙古资源出口利益并实现最大化的,只有我国的天津港。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3​、环境限制

作为苏联曾经的加盟国之一,蒙古在被苏联残酷剥削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部分好处,比如苏联的经济救助。而且在苏联的笼罩下蒙古人口成功实现了翻番,达到将近300万的人口规模。

但这看似不多的人口在苏联解体,经济援助归零后,成为蒙古真正的灾难。今天的蒙古,超过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首都之外95%以上的国土面积,已经沙漠化或正在沙漠化,蒙古正在成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家。

没有好的经济环境,仅靠那些没有不可替代性的资源,蒙古是不可能真正发家致富的。蒙古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继续像叫花子一样,享受其他国家的救助和施舍。

而这个机会在苏联前夕就已经到来,出于生存更为了国土安全,蒙古在苏联解体后与美国不断靠近,双方不仅在小布什时期互相确认为“第三邻国”,还每年定期举行“可汗搜索”的联合军演。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更夸张的是作为美国的盟友,蒙古还被美军邀请前往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参与维和行动。

身处中俄之间的蒙古成为美国在亚洲打下的楔子,而日本作为美国的跟班也紧随其后。因为北方四岛争端,日本继续在其他方向牵制俄罗斯,于是也对蒙古大力投资,成为最受蒙古欢迎的国家。

不过即使美日等国上窜下跳,也改变不了蒙古,夹在中俄两国之间的客观现实。在当前中俄两国都被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抱团取暖成为最好的生存方式,这意味着蒙古被中俄两国牢牢锁在了蒙古高原之上。

险恶的国际环境使蒙古的腾飞之路举步维艰,尤其是蒙古不愿面对昔日宗主才是其最大靠山的现实,这就让蒙古只能在沙漠中不断幻想成吉思汗的伟大功绩!

资源丰富一定经济发达?为何蒙古经济水平和资源量严重不成正比?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