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1000亿挑衅”,中方强硬回应:奉陪到底 不惜代价

1

商务部回应

针对美方发布的或再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日发表谈话指出,

中方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高峰说,我们注意到美方有关声明。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方立场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不想打,但不怕打贸易战。

高峰表示,对美方声明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美方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反对,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高峰指出,这次中美经贸冲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质上是美单边主义对全球多边主义,美保护主义对全球自由贸易的挑衅。中方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面对美国“1000亿挑衅”,中方强硬回应:奉陪到底 不惜代价

2

外交部回应

据报道,美国总统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研究是否对中国1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请问中方有何评论?

陆慷说

我们注意到美方有关声明。


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已就此表明中方立场。我愿在此再次重申,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方立场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不想打,但不怕打贸易战。

对美方声明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美方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反对,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次中美经贸冲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质上是美单边主义对全球多边主义、美保护主义对全球自由贸易的挑衅。中方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新华时评: 打不打贸易战中国都要办好自己的事

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做法严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美国居高临下、胡搅蛮缠,对华挥舞贸易制裁大棒;中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被迫反击有理有礼有节。

应该看到,遏制中国,华盛顿不只瞄准几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的商品,更不是打着一天两天的算盘。应对不可避免的挑战,中国最根本的,还是积极修炼内功,走好高质量发展的路。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为主;综合运用破产重整等方式,加快推动“僵尸企业”出清;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显而易见,美国此次尤其针对中国计划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和高技术领域采取限制性措施。压力即动力,在激励创新方面,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感。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同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不会因为别人胡搅蛮缠而自己关上大门。在“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对外开放领域,中国在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方面仍大有可为。

人民网评:白宫想玩更大的?谁怕谁呀!

温宪

针对特朗普政府发起这场贸易战,中国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谁怕谁呀”!

对一些美国人来说,中文确实不大好学,他们自然体会不出这句“谁怕谁呀”内中那一腔豪气。

面对中国坚定沉着有理有力的反击,白宫主人选择用惊世之语应对了。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5日发表声明说,他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否合适。

白宫想玩更大的?想来一场规模更大的对华贸易战?我们还是那句话:来吧,谁怕谁呀!

不是什么人、什么时候都能说出这句话。一腔豪气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足够的实力支撑。经过几代人的牺牲、奋斗和努力,中华民族经历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梦想与辉煌。

这是一条自强之路,也是一条自尊与自信之路。国与国之间,正如人与人相处,需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在国际贸易这类涉及本国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同理,面对反其道而行之者,则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好言相劝、有言在先,仁至义尽后对方仍一意孤行,便再也无需手软。自特朗普政府率先扣动这场贸易战的扳机以来,中方反击有板有眼,其力度、精准度相当到位。

实际上,这场表面上的贸易战早已具有浓厚的国际政治博弈味道。中国发展是美国的心病,明里暗里一直下绊子。将“美国优先”挂在嘴上的特朗普这次瞄准下手的,多为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颇有“釜底抽薪”的谋算。认同不认同互利共赢的道理,是白宫自己的事,但和中国打交道是以为恃强便可凌弱?我们不得不说一句:嗨,清醒点,您找错对象了!

回望历史,曾经在极为艰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人搞出了原子弹,震惊了世界。近年来,在美国一直不向中国开放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情形下,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没有停歇,日见累累硕果。

世间自有辩证法。压力是个弹簧,压得愈狠、反弹愈烈。不少西方人对中国的“危机”一词极感兴趣。因为它既道出了“危”,也说出了“机”,其中有着微妙的辩证关系。所谓“贸易战”何尝不是如此?不知特朗普政府中那些所谓的强硬派人士能否领悟其中奥妙?来自外部的躁动只会让中国更加清醒地审视世界,以更大的力度和韧性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有些人不就不愿看到中国强起来吗,不就对中国创新成就格外敏感吗?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不想为了这些人感觉好一点就放慢前进的步伐,更不会做失去原则、损害自身利益的退让。

来源丨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新华视点

微信编辑丨Jocelyn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