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范芳羽

日前,体银商学院体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总裁班(第二期)在崇礼区万龙滑雪场隆重开幕。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冰雪行业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为了更好地推动冰雪运动发展,体银商学院第二次将体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总裁班开幕安排在冬奥小镇崇礼的万龙滑雪场。

进入冬奥周期,万龙滑雪场蓄势待发|专访总裁班第一期学员万龙副总经理沈联春

万龙滑雪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红花梁,占地面积30余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2110.3 米,垂直落差550 米。万龙目前拥有雪道32条,总长度达44.99公里(不包含野雪),可造雪面积达130万平方米,树林野雪面积达230万平方米;其中高级雪道22条,中级道6条,初级道4条;获得国际雪联认证,符合滑雪赛事标准的雪道有6条:金龙道、银龙道、玉龙道、猛龙道、威龙道、腾龙道,可根据不同坡度、不同海拔高度对应举办不同级别比赛。目前万龙已经基本形成了集专业运动、休闲活动、教育培训、特色商业、游览服务、节庆活动、温泉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模式。据万龙滑雪场副总经理沈联春介绍,2017年万龙客流量达到四十多万。万龙滑雪场距北京市249 公里,距张家口市50公里,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二环到崇礼的交通时间将缩短到46分钟左右。

本期体银商学院体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总裁班在万龙的开幕,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雪协会原副主席朱承翼,万龙度假天堂副总经理、万龙度假天堂市场营销总监梁慧英分别就“冬奥冰雪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与“万龙滑雪场的运营管理模式与合作机会”两个主题同总裁班学员进行交流分享,并围绕“冰雪产业的机会与趋势”展开热烈讨论。在话题讨论结束后,体育BANK就“进入冬奥时间的万龙”对万龙度假天堂副总经理沈联春进行了专访。

进入冬奥周期,万龙滑雪场蓄势待发|专访总裁班第一期学员万龙副总经理沈联春

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万龙滑雪场有什么变化?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在吉隆坡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中国迎来滑雪产业元年。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2018年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北京市市长从国际奥委会主席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会旗,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万龙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量级滑雪场,而张家口又将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场地之一,沈联春表示,冬奥进入北京时间后,万龙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筹备工作:首先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会加快速度完善设施、设备;并在雪道建设,包括雪质改善、服务、技术等方面展开许多筹备工作。另一方面,在接待的人力、容纳量上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沈联春对体育BANK说:“万龙可能是在雪圈中较早去做这个准备工作的,目前我们已经有了8条缆车,每个小时可接待的人流量也在提升,目前已经超过1.5万人。这样的容纳量在国内目前也是最大的,但是我们还会进行扩容和改进。因为随着冬奥的临近,从政府到地方,从社会到个人,大家对冰雪的参与热情都越来越高;崇礼的地理位置又是得天独厚,离北京这么近;万龙又是整个崇礼目前来说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雪场。随着冬奥时间的推进,我们的客流增长也会很快的。”

在谈到冬奥会对于推动冰雪产业发展,促进更多人的冰雪运动参与度,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时,沈联春表示自己一方面也是因为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而投身于冰雪产业。“其实我自己很早以前就是个雪友,在万龙滑了十几年雪,对万龙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但真正从事滑雪行业也就这两三年的事情,也是通过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我们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契机,它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它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加入。同时如果能从事一个自己本身喜爱的行业,对我们的工作或是生活都是一个非常正面积极的事。所以我是基于自己喜欢冰雪,以一个雪友的心态进入冰雪行业,希望这个行业发展的更好。通过这两年来看,事实也证明了现在冰雪这个行业的机遇确实非常好,我们也很开心有很多能够为雪友、为这个行业做的事情。”沈联春对体育BANK说道。

赛事活动增多,万龙影响力逐渐增长

能够作为冬奥小镇崇礼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滑雪场,万龙拥有丰富的赛事活动举办经验。由于万龙的地方气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每年到九月份最低气温就已经到零下,万龙滑雪场是全国开放最早的天然滑雪雪场。万龙的雪期很长,从每年11月份到次年4月都可以滑雪,今年他们的目标是突破“五一小长假”。万龙引进了国外的大型造雪系统,大型的蓄水池(13台造雪机,造雪的管线分布在雪道两侧,天然雪如果不足、当天气温度在零下时就可以人工造雪。保证滑雪期不会因无天然雪而变短。此外,万龙的雪道也能够满足不同层级的滑雪者,也能举办不同级别的活动和比赛。据沈联春介绍,万龙已经连续5年成功承办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和远东杯赛等重大国际赛事。雪季的赛事居多,国际赛事主要集中在12月份。春节之后以亚洲杯的登山滑雪比赛,以及一些大众型的赛事为主。

得益于万龙滑雪场在国内业界领先的硬软件设施以及周到的服务,沈联春表示,万龙举办的大型赛事活动都取得不错的反响。所有参加的运动员、裁判员对万龙的场地服务和设施都特别满意,雪友的热情、参与度也很高。万龙的雪友整体素质也比较高,在滑雪圈的滑雪水平也可以说是最高的一群人,基本上滑得好的、小有名气的业余选手都在万龙。

短期内,虽然赛事活动的举办对万龙的客流量没有带来太大的改变,但是长远来看,万龙的影响力在与日俱增。“比如我们的远东杯,原来只是亚洲的这几个国家参加,而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全世界的盛会,一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人参加该项赛事。通过这项赛事的举办,相关国家的很多人都知道了万龙的状况。万龙在雪圈的名气本身就比较大,再通过这些赛事的转播,还有自媒体的宣传,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万龙滑雪场。”谈到赛事影响力时,沈联春对体育BANK说,“还有我们的香蕉公开赛,许多参赛的国际选手都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例如Facebook、Twitter)发布相关动态,他们带来的国际影响力也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原来只在城市周边雪场活动的雪友,他们通过电视、网络上的视频、图片等传播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万龙,慢慢会知道万龙这个高山滑雪场是什么样的状况。虽然无法直接体现在客流量的变化上,但这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体银商学院带来跨界元素,万龙逐步开放对外合作

万龙滑雪场是崇礼、也是中国最早建设的全开放式雪场,而万龙自身的平台也将逐步对外开放,其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拿出来与外界合作。“从我们的基础建设到我们的雪场运营,包括我们的餐饮酒店管理,都在逐步对外开放合作。目前我们开放最多的还是我们的滑雪学校,今年已经有16所外面的学校跟万龙有合作协议,加上万龙本身,在万龙雪场上你可以看到一共有17所学校的教练在万龙教学。我们认为滑雪培训是个很重要的工作,靠万龙一己之力的话可能达不到这个行业的要求,或者说满足不了市场上的需求。动用社会的力量是非常现实和有效的方式,而且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们的儿童冬令营也逐步在对外合作。除了我们自主招生之外,还有各种培训机构定制的冬令营,通过和他们招生合作送过来一部分学员,冬令营每年的学员在2000人左右。这也是块很大的市场,与各个俱乐部、政府、体育机关、教育机关、学校之间的合作,对整个冰雪产业的推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谈到万龙目前对外的合作,沈联春对体育BANK说道。

体银商学院体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总裁班(第二期)的学员此次来到万龙滑雪场,也进行了三小时的滑雪体验。学员中不乏资深“雪友”,也有不少零基础的新人,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冰雪运动。但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学员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雪场中,最后所有学员都完成了五公里雪道的挑战,实现了自我突破。许多学员在一下午的体验后,都坦言爱上了这项运动。在陪同学员们完成滑雪体验后,沈联春说道:“其实冰雪行业是很有魅力的,今天学员们的体验非常好,他们都喜欢上了滑雪。一方面是基于万龙比较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他们对我们的启蒙教练也赞不绝口。一个好的教练可能是留住一个滑雪初学者的关键因素,正确、周到、耐心的指导会让他们从初次滑雪体验逐步成为我们的雪友。”

体银商学院体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总裁班的学员们许多来自体育行业的其他运动项目,在谈及万龙未来是否有机会和这些跨界学员进行合作时,沈联春表示跨界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次他们的滑雪体验,也给了我们很多提示。在初学者转化为雪友的问题上,目前整个行业的转化率可能还不太高。据原来的不完全统计,大概不会超过10%,也就是说90%的初学者会因为体验不好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再继续。此次我们和体银商学院的学员们有很多交流和经验分享,这对于我们挖掘初学者用户喜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可以总结出接下来要做的、要加强的一些工作。许多学员也很乐意在自己的社交圈分享他们的这些体验,通过这些渠道的传播,相信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影响力对我们滑雪行业的带动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万龙现在也慢慢开放更多对外的合作,跨界元素的加入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新鲜血液,这种异业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沈联春对体育BANK说道。在更好地了解冰雪资源、体验冰雪之余,体银商学院也致力于为体育行业带来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体育产业繁荣与发展尽一份力。

本文 由体育BANK原创发布

转载请联系18701542996(微信同号)

4月20~23日,体银商学院体育综合体与运动休闲特小镇开发运营研修班(第二期)将于杭州举行 会议邀请体银商学院院长、体育BANK创始人安福秀博士、凯泰资本执行总裁段均锴、江苏体育产业研究院理事刘力、陆道原乡总裁周莉、啪啪运动联合创始人刘平、深圳泰山体育科技董事长卞志勇、万龙滑雪场副总经理沈联春、蜈支洲岛副总裁杨晓海等进行经验分享。

报名与咨询请加微信:肖老师13521985205

体银智库

政策系列:

《中国体育产业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小镇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场馆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赛事政策汇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