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高产攻关,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计划花8年的时间全国在盐碱地(种)海水稻,每亩按最低产量300公斤来计算,这样1亿亩(盐碱地)每年可以增产粮食300亿公斤,多养活8000万到1亿人口。▲资料图片:2018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院士实地观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

近日香港《南华早报》一则报道“海水稻”的视频,引发外国网友热议。

中国农业“黑科技”又火了 外国网友:这才是长久之道!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它目前虽然还不能种植在海水里,却能在盐碱地和滩涂生长。

中国科学家从1986年开始培育“海水稻”,目前其试验农田面积已达1万亩。

▲资料图片:2018年11月,江苏南通“海水稻”迎来收获季。(东方IC)

▲资料图片:2018年11月,江苏南通“海水稻”迎来收获季。(东方IC)

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高产攻关,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计划花8年的时间全国在盐碱地(种)海水稻,每亩按最低产量300公斤来计算,这样1亿亩(盐碱地)每年可以增产粮食300亿公斤,多养活8000万到1亿人口。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南华早报》视频截图)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南华早报》视频截图)

看到中国的农业“黑科技”外国网友惊叹“真了不起。”

“这简直太酷了,这样的研发才是长久之道!”

“如果这一切都实现了,那么饥饿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终于看到一条关乎全人类的突破创新的新闻。”

中国农业“黑科技”又火了 外国网友:这才是长久之道!

还有外国网友好奇“海水稻”的味道:“会不会咸?”

中国农业“黑科技”又火了 外国网友:这才是长久之道!

食品专家称,海水稻煮成的饭并不咸,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资料图片:2018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院士实地观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东方IC)

▲资料图片:2018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院士实地观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东方I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