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正告美国:​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对华价值5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的初步清单后,中国采取了迅速、有力的反制措施。

但特朗普仍不反思、不收手,在错误道路上迷失方向。4月6日,他扬言欲对中国额外的价值10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中美经贸冲突风险陡然增高。

撕下面具的公然挑衅

正告美国:​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当前,特朗普懒地再找充分借口,疯狂挥舞关税“大棒”,凸显美国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霸权思维、强盗逻辑。

对华心态彻底失衡。美国关税清单对准《中国制造2025》等行业,而非中国对美国顺差较大的衣服、鞋、笔记本等中低端制造业。目的是遏制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掐死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当我们用正当方式合理自卫时,美国却变本加厉地不断施压。显露其不惜一切手段,保持全球竞争优势,拖慢中国经济崛起脚步的险恶用心。大有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之意。

逼迫中国让步。上世纪80年代,针对半导体、卫星、巨型计算机、木材等领域,美国对日本采取多轮“301调查”,迫使日本开放市场、加大政府采购、改变国内产业政策。

正告美国:​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日本步步退让,美国屡试不爽。当前,特朗普放虎出山、莱特希泽故伎重施,欲通过极限施压、非对等谈判,迫使中国在市场准入、削减关税、调整产业政策等方面让步。但中国不是日本,美国是选错了对象、打错了算盘,必将作茧自缚。

“单挑”心虚就玩“群殴”。美国对华单边施压的同时,“回火效应”出现。农业团体、飞机制造商、零售商已经吃不消,资本市场也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国会议员对华贸易争端的态度也从此前的谨慎乐观,转变为高度担忧和关切。所以,美国忌惮中国经济“硬”实力。

正在拉帮结伙,多次同欧日协调立场。

4月3日和4日,日欧加入美国阵营,在WTO框架下就中国知识产权问题正式发起磋商请求。美国明显心虚,把自己同欧日绑在一个战车上,互壮“熊”胆,沆瀣一气。

“打”、“谈”悉听尊便

正告美国:​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中美是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大国,合则两利、斗则双输。道理已经讲了无数次,最终选择不在我。

要打,坚决奉陪。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特朗普口出狂言,决非心血来潮,美国依然握有“后手牌”。

如果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美国或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我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或者以“互惠投资”为借口,限制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投资。

收紧签证也在美国选项之中。此外,也不排除美国与欧日等其他经济体进一步暗中勾结、协调对华施压立场。中美贸易争端存升级可能。

正如中国政府多个部门所说,美国要打,我们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显示的是力量,更是决心。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二投资大国,第二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排在全球首位,国际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且,中国不是欧洲、我们有着独立的政治经济主权;中国也不是日本、更不需要听命他国。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空间与美国周旋。

中国的贸易反制“工具箱”有充分的武器。国际上,我们也有众多的正义伙伴一道抵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恶劣行径。

要谈,依然欢迎。迫于中国反制压力,美国国内立场现分歧。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称,关税初步清单不一定最终实施,中美磋商解决问题仍有机会。

这既是平抑国内股市波动之举,也有谈判解决问题之意。目前,中美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窗口”谈判解决问题。

中美经济相互交织,依存度不断加深。谈判化解分歧,是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一开始,中国就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当务之急,是特朗普政府改弦易辙,平心静气、真心诚意地坐回到谈判桌。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仍是两国解决彼此关切、化解分歧、凝聚共识的最佳平台。早日重启符合双方利益,可确保两国经济关系行稳致远。

历经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任何外部风险和压力。我们也有足够的诚意和意愿,维护好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


责编:蒋新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