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且主要集中于农产品方面,特别是对商务部美国进口猪肉及制品加征25%关税引起市场较大关注。一场中美贸易战正是硝烟弥漫时。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而耕地占全球的8%,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基本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水缺,如果只局限于国内的水土资源,不可能满足中国百姓对食品的全部需求。

中美贸易战看清中国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在大豆、棉花及植物油进口持续高位增长,食糖和乳制品净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全部呈净进口,肉类进口加速增长,糖棉以配额外关税税率的进口增势强劲。2013年粮棉油糖大宗农产品净进口相当于大约8.8亿亩播种面积的产出。按播种面积当量计算,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占国内产量比例达36%左右。

中美贸易战看清中国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危害!

农产品进口直接增加了国内有效供给,满足了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缓解了农业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薄弱,加之缺乏有效的保护和调控政策,部分开放度较高的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并呈不断加深和扩大态势。

对国内趋势价格形成打压和抑制,导致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动力

大豆、植物油、羊毛、大麦、棉花的开放度相对较高,受影响最甚。由生产规模决定,我国的生产成本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差异很大。大量进口使国内价格既不能随着需求的拉动而相应提高,也不能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合理的上升。大豆种植比较效益因此不断下降。大豆生产萎缩,大豆的科研、推广、仓储服务等全部产业链都缺乏投入,影响深远。大豆进口还对其他食用油籽价格造成了打压,给利用冬闲田种植的油菜籽产业发展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看清中国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危害!

给农产品长期供给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2012年大豆自给率降到18%,食用植物油自给率降到不足40%。进口与外资进入相结合,削弱了我国产业控制力和定价话语权,使我们一方面不得不为这些国外企业的垄断利润付出昂贵代价,另一方面又很难对产业进行有效调控。

如果说大豆等个别产业受到进口冲击后,还可以通过调整结构、腾出资源改种其他作物来减缓其实质性影响,那么在大宗农产品净进口范围不断扩大、进口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业调整结构的余地则非常有限,进口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更加深刻和更加直接。

中美贸易战看清中国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危害!

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向国内的传导加剧,确保国内供需紧平衡和市场稳定的难度增加

随着进口的增加,国际市场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对国内生产和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而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供需平衡脆弱。由于缺少有效的关税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较强,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国内生产的稳定。随着大宗农产品进口范围和进口量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波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性将更加广泛更加直接地传导到国内市场,增加了保持供需紧平衡的难度,给国内市场和产业稳定发展带来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