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 26x36cm 水彩 2017年10月5日于长岛

写生,让我们释放人类的天性

文 / 图 · 陈昱

写生是件极边缘又主流的事情,在中国。

边缘在于当代艺术根本就没有这个门类——绘画都是冷门了,谁还在乎是不是对着实物画呢?

但是写生又一直在被人提起,比如,小朋友学画画要写生;考前班培训些石膏、静物、人像要写生;到了大学,但凡艺术院校无论什么专业,大一、大二的时候也一定要安排外出写生课。乃至到了社会上的知名职业艺术家,国内像王克举、刘小东,国外像大卫·霍克尼之类,也有以写生作为主要创作手段的。

那么写生到底是个什么事情呢?

陈昱 26x36cm 水彩 2017年9月13日于大龙门

如果凡事都讲究个开始,那么写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原始人百无聊赖,看着茫茫草原上的动物世界回身开始刻画,一会儿是只羊,一会儿是头牛——就这样,岩窟壁画诞生了。我们也很难证实牛或羊是否在他们面前驻足停留,还是一闪而过,但能够确认的是,这些画面很好地再现了当时存在的动物形象;从另一方面看,这些记录的举动也昭示出——对大自然的好奇、观察与模仿是人类初始就具有的天性和本能。

人的记忆是短暂的,同时又充满错觉的。于是,人们通过记录将记忆和经验保留,并传递给他人。

陈昱 26x36cm 水彩 2017年10月24日于屏山

因为有太多东西值得被记录,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在相机走进人们生活之前,精准再现对象是人们对艺术最迫切的需求。艺术家通过写生,描绘人物形象、再现生活场景、记录风景和建筑,并以此谋生。也因为写生,诞生了模特的职业,衍生出了静物画、风景画的流派。这是一个庞大的故事,因写生而起的故事。

但是,写生并不只是对造型的精准模仿。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 质”。所以,写生是同时模仿对象的全部,包括外形与内在。如果说万物有灵,那么写生写的就是生命本身了。

陈昱 29.7x42cm 色粉2017年 9月19日 于大龙门

上学的时候总是反感写生,觉得今天的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可以是观念的阐述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该有客体的束缚,也不该再担任记录的职责。

但现在的我,挺喜欢写生,特别是画风景。在成为了一名忙碌的社会人之后,我有时候不想用艺术去阐述个人的故事。因为发现,再自以为特立独行的人生也不过是前人的循环往复。而写生不一样,自然通向永恒,充满生机和变化,无法预测。

有机会到外面去画一画,是一种养料的汲取。多数人在写生前喜欢长途跋涉,寻找某个特定而不可多得的角度,但我不觉得选景有多么重要。我认为,写生的意义并不是在寻求⼀一个“已有视觉经验”认可的场景,并描绘下来。写生是能将自己随机地带入到任何场景中,并去探索这个场景其中未被发现的秘密。

如果你看过我的作品,会发现我的对象多是从一些平淡无奇的角度去记录。随便一坐,就开始吧。这是一场探险。坐下来,长久的观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可能是风的启示也可能是嗅觉的参与。而精心挑选的戏剧化的场景往往会迁移走人们对对象的琢磨,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限定,放弃观察。所以放空自己的大脑,感受并享受,这才是写生。

写生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交换。将自己置换到风景的生命中去,你会发现在那些没有被人注意过的角落里,总是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这是自然的魔法,是人类已有知识经验之外的广阔未知。你坐在那里,观察、发现、模仿、思考,就像那个千百年前埃尔塔米拉岩洞里的原始人一样,下笔记录,释放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

🔵

陈昱 Chen Yu

画家,高校教师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陈昱 29.7x42cm 色粉 2017年10月23日 于屏山

陈昱 29.7x42cm 色粉 2017年10月21日 于屏山

陈昱 29.7x42cm 色粉 2017年10月20日 于宏村

陈昱 29.7x42cm 色粉 2017年10月18日 于宏村

陈昱 29.7x42cm 色粉 2017年9月21日 于大龙门

🌈

On View「布林客艺术家计划」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

主编:苏也 微信:suyesophia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