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节目主持人、作家、演员、编剧、导演,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96年,开始主持第一个节目《翻书触电王》。2004年,与徐熙娣搭档主持综艺访谈节目《康熙来了》。2018年底,蔡康永参加《见字如面》第三季节目录制,这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12月25日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12月29日周六晚9:20黑龙江卫视首播。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2018年12月18日,北京室外的温度仅有零下6摄氏度。在距离北京城40公里以外的一个摄影棚里,蔡康永换好了服装,一双长黑皮靴,上身是一件格子长款大衣,再搭配条纹围巾。他站在舞台背后的候场区,神情凝重,稍显严肃。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今天不是节目主持人,他不需要幽默和搞怪,而是以读信人的嘉宾身份参加一档叫《见字如面》的明星读信节目。

在《见字如面》最新一季里,蔡康永一共读了三封信,一封是枝裕和写给树木希林的悼念信,一封是张大飞写给友人诀别信,还有一封是冯唐写给中年男子的劝告信。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在节目结束后,C1区在采访的间隙,对蔡康永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访问,话题聚焦在他的书信往事、电影感悟以及对书的看法上。

谈写信:读书生涯向父亲要钱的利器

1962年,蔡康永出生于台北的一个富裕家庭,年过半百的父亲老来得子,欣喜万分,对儿子宠爱有加。

在《见字如面》第二季中,周迅朗读了一封关于豪华邮轮“太平轮”幸存者的家书,她一度泣不成声,哽咽了40秒。

这艘“太平轮”邮轮的船主,正是蔡康永的父亲蔡天铎。他是台湾有名的大律师,1949年前曾在上海经营过轮船公司,“太平轮”海难后,船上900多人遇难,仅38人生还,父亲蔡天铎陷入赔付遇难家属的官司导致破产,到了台湾后不得不做起了律师。

从幼儿园到高中,蔡康永一直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校其间,蔡康永学习成绩经常位居班里第一名,曾代表学校参加了包括作文、辩论、演讲等所有校际比赛,获得全省演讲冠军、全省作文冠军等无数奖项。

对于他要来参加一档读信节目时,我们都挺好奇,是什么原因打动他呢?

没想到,他第一句话直接回应了我们的疑惑,“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被找来念一封信”他坦言。

“念信的时候,就想到小时候其实有参加过类似朗诵的活动,所以这次念信,又重新感觉到那个朗诵的感觉。”

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话和微信的年代,信是一个重要的传达感情的载体。

他谈到,自己写信最频繁的时候,是在求学期间跟爸爸要钱。他会定期把信并附上学校的成绩单,一起寄给父亲,让父亲看到成绩不错。给钱的时候比较甘愿一点。爸爸很少回信,大多数的时候,都会打电话,电话里提及信件已经收到,并告知钱已经安排人送过去了。

这是他对于信最深刻的回忆。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太平轮海难资料图

谈电影:演戏就是导演和演员的相互信任

大学毕业后,父亲希望他去留学,但他提出条件,必须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他才同意出国。最后,父亲妥协。

1986年,24岁的蔡康永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电影专业。四年后,他成功获得编导制作硕士学位,回到台湾发展,起初在一所大学当老师,同时参与电影制片以及编剧、影评的工作。

随后机缘巧合,蔡康永没有继续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而是跑去当了主持人。

2004年,《康熙来了》正式开播,蔡康永和小S联袂主持,幽默、搞笑、无厘头的风格获得巨大成功,令他红遍两岸三地,成为台湾综艺界的天王级主持人。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蔡康永在《见字如面》节目读信

作为《见字如面》的全新嘉宾,蔡康永在第三季中读的第一封信——是枝裕和导演写给树木希林的信,便是一封与电影紧紧相关的信。

希林女士饰演了口碑与票房俱佳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里面的母亲,电影在中国公映后不久,她就去世了。

说来也凑巧,康永说,“希林女士过世的时候,我就读了这一篇导演对她的祭悼词,然后当时就在想,不知道这样一位导演,会为他喜爱的女演员写下一个什么样的悼念。”

当时就把整篇悼词看完的他,这一次被指派来念这封信,也感慨真的是很特殊的缘分。

蔡康永曾经执导过大电影《吃吃的爱》,同样作为导演,当谈到如何看待是枝裕和与希林女士两个人的相处关系的时候,他体会颇深。

他说“演员和导演最珍贵的部分是相互信任,那今天读这个信的时候有体会到,在电影当中有很多是希林女士自发的,即兴的创作,不是导演指定好的,那这个特别能够带给导演很多惊喜。”

而信中的是枝裕和把希林女士当做母亲看待,蔡康永则感到很惊讶,“一个导演竟然会用一个他把她当做母亲的演员来演戏。”

用他的话说,“因为过往好像我们都习惯判断导演会对演员提出很多的要求,所以如果是把这个演员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会不会在现场就不太好意思,对她有各种要求,或者是怕她累到,万一这个角色需要掉到水里去,或者是淋雨这些事情,就不知道导演要怎么样判断。”

“可是我今天读这个信的时候,感觉好像是枝裕和是可以把公与私区分开的。”他解答了自己提出的疑问。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谈情商:把自己放在前面,而不是别人

蔡康永是一位多栖艺人,用现在的话,叫“斜杆青年”,他曾出过多本书,每本都畅销,其中不乏有销量过百万册的,今年,他又带来了新的作品——《蔡康永的情商课:为自己活一次》。

如果说之前的书《说话之道》,讲得是人际的沟通,你要怎么样让别人了解你,并对你自己留下印象。《情商课》是告诉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让你更了解自己。

我们普通人认为一个人的情商高,是那种抹杀自己的情绪,整天笑脸迎人,善于热络气氛、八面玲珑的人。

但蔡康永却给出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情商讲究的就是恰如其分,千万不要想的是全或无,没有人能够完全的委屈自己去迁就别人,可是也没有人可以完全的扩张自己而去委屈别人。人本来就是有情绪的,如果要把情绪给抹杀了,才叫做情商高的话,我觉得这样的情商是一点都不值得追求的。

“很多人会常常提到要做自己,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这个想法就会变得缥缈与空虚。”他理解中的高情商,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前面,而不是把别人放在前面的委曲求全。

谈到当代年轻人最缺乏的情商课是哪一部分的时候,他概括为具体二字。

“许多人对自己的想法是模糊不清的,像我一些朋友喜欢讲莫忘初衷这四个字,讲出来的时候好像非常有情怀。可是我只要一追问说,那你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就会立刻卡住,就说不出他到底初衷是什么。”他回答。

按照蔡康永的话,你要许愿就许一个你自己也听得懂的愿望。例如,新的一年,我要瘦5公斤,或者我明年要多赚两万块,就是这种具体愿望,你才会有目标,按照一个个步骤实现。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谈读书:最重要原则是不挑自己懂的事情的书

在娱乐圈,蔡康永是出了名的喜欢读书,而且是从小就喜欢。

蔡康永曾经和父亲参加过一个朋友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问蔡爸爸:“蔡康永小时候调不调皮?”八十多岁的蔡父面带微笑说着:“不调皮,也不爱看电视,就喜欢看书。”

蔡康永在介绍自己家蔡公馆时,给大家看了父亲的麻将屋,却可以发现,房间里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剩下的都是满满当当的书本。

对于选书的标准,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挑我懂的事情的书。

蔡康永专访|“太平轮”海难曾让他家破产,他竟说高情商是做自己!

蔡康永11岁登台献唱《四郎探母》

蔡康永提到了一个例子,他从小就看京剧,也学京剧,11岁还登台献唱《四郎探母》,剧照登上台湾《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头版。“我每次路过书店,看到关于京剧内容的书,我就会跟自己讲,这件事情我已经花足够多的时间了,如果要看京剧,我不如去希腊悲剧的书,知道一点我不知道的事情。”

其次,对于陌生的文化,也能够让激发起蔡康永的阅读兴趣。“所以如果我们对中东的很陌生,那与其读一本讲我们中国文化的书,我可以就宁愿读一本讲中东的文化的书。”他相信陌生的文化里,隐藏了很多可以解决我们现在这个文化所没解决的问题的机会。

在短短不到一小时的访谈里,我们试图从身为人子、电影人、写作者、读者四种身份更全面地解锁蔡康永,而今天,因为《见字如面》,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角色——读信人,期待他在《见字如面》第三季里的读信。

文/李海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