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温州市探索开拓非遗保护新思路

温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百工之乡”。2017年3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独立建制,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全新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34项、省级145项,国家级传承人23位,省级传承人169位,省级传承基地58个。在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2017年度)排名中,温州非遗保护发展指数位列市本级与地区双第一。

1、政府牵头主导,全面加强非遗保护力度

一是非遗数据建库更新。初步建成涵盖全市747个市级以上代表性项目,733名市级以上传承人和10个传承团体、18个传承群体以及58个省级保护基地和172个市级传承基地的电子数据库。搜集渔鼓、温州鼓词等有关音像资料10000个小时音段,各类文字资料1000多万字。

二是启动非遗抢救工作。启动20余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整理工作,2017年对接苍南单档布袋戏等3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同步完成卖技、渔鼓等18个代表性项目的22位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和3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三是建立考核退出机制。温州市文广新局研究出台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办法》(试行),制定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饮食类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标准,并组织考核组进行了量化评分,初步建立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考核评估与退出机制。如2017年对温州莲花、彩石镶嵌等8个项目的传承人进行考核,永嘉乱弹传承人经考核不合格被取消了传承资格。对 107 项饮食类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进行考核,其中文成索面手工制作技艺、永嘉白酒烧制技艺等项目在考核中落实了整改措施。

2、推进传承传播,开创对外交流新格局

一是协助培育,实行“带薪学徒制”。该项目的推行,切实解决了学徒生活实际问题,为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寻求到一个重要突破口,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强心剂。2017年我局试行《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带薪学徒”工作考核办法》,通过查看学习记录、学习总结及实际展示展演等考核方式,对首批8个项目带薪学徒进行了量化考核。

二是活动造势,打造非遗品牌。全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文化礼堂、进军营等活动200余场。积极举办“年味温州”“非遗迎春展”和元宵、端午、中秋等大型民俗节庆活动,在传统节庆中融入非遗元素。同时,每周六举行“百工一条街”活动,邀请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不定期举办“温州好剪纸”民间剪纸手工比赛及温州剪纸大赛、公益培训班等活动,引导市民自发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三是对外交流,培养非遗精品。积极与各地开展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如平阳木偶戏亮相由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组织优质非遗项目参加国家、省市主办的各类非遗交流活动。如黄杨木雕、瓯绣项目传承人分别在国际非遗博览会上评为“新生代工匠之星”和“新生代手艺之星”;乐清民歌对鸟、苍南道教音乐项目获全省传统音乐非遗薪传奖。

四是专题宣传,扩大非遗影响。协助相关媒体进行非遗专题的拍摄工作,引导市民自发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如我市的木活字印刷、彩石镶嵌、阿红鱼丸等非遗项目被先后邀请上央视《家有传家宝》、《探索与发现》、《消费主张》等栏目,获得空前关注。

3、创新工作模式,全市联动推进非遗保护

一是积极寻求合作点,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非遗保护。温州市文广新局积极探求多方合作的方法、途径,主动寻求和对接合作部门,建立了多部门合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如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主动对接市场监督、卫生等部门,通过多方合作,联合对名小吃制作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帮助有关项目解决了进入市场难、规模化生产难和办理经营许可证难等问题,为群众了解与享用非遗产品提供了安全保证。通过多方合作,永嘉的老酒汗、文成的长寿面等数十项传统制作技艺制作的饮食类产品获得了市场经营许可证,苍南县矾山镇的肉馅年产值(销售额)达一千多万元。

二是积极谋划合作方式,多部门合作推进非遗活动。温州市文广新局以校地合作为主要抓手,多方寻求多部门合作方式,大力推进非遗活动。2017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市非遗中心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联合举办了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的温州非遗“百工百技”展示展演和非遗进校园专场演出、非遗校园实训等活动,上万名学生观赏了非遗传承人精彩的技艺展示、展演。同时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以“非遗就在身边”为主题的第四届非遗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了540篇优秀文章,经过严格筛选和评奖,评出获奖文章并编辑出版了200余万字的作品汇编。此外,与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以“互联网+”的形式,联合支付宝口碑外卖、百度外卖等app进行线上销售,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用手机线上购买非遗美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特色。

三是精心策划合作内容,多方合作推进非遗传承。广泛开展社会多方合作培养新传承人的工作。如借助与温州大学的校地合作,推进新传承人的培养。通过在大学院校内兴办传统工艺传承专业院校,开设传统工艺专业班、工艺类专业课程、传统工艺研究所等形式,培养非遗新传承人三百多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