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4月5日报道,中国与美国百年来首次在亚太地区迎头相撞,美国对华战略正在进行大反思、大辩论、大变革的调整阶段,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

中美这次大辩论,美国各界人士都有参与,舆论更是一边倒。夸赞中国的声音几乎绝迹,这与以往的一半赞扬,一半批评不同。中国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对于美国的战略调整,我们也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本月发生的两件大事,军迷朋友们应该也知道。一是,中美贸易战;二是,美军起码3个航母舰群兵临亚太地区。

这种莫名其妙被开启贸易战和“兵临城下”的滋味,真是比炸大使馆和撞机更糟糕,更让人膈应。

中美同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任何一个方针战略都会左右世界经济局势。而美国现在可能完全把中国视作竞争对手,并且是所有领域的对手。手段果决,毫无“情分”可言。

不过,美国这次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力量。我国这次异军突起,美国一时难以适应,多给它点时间,或许就会接受现实,不在破坏亚太地区的和平。

导致现今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这次中美在亚太迎头相撞,那是因为中国军事实力加强,战略调整,部署兵力在亚太地区巡游。而美国也将战略重点从中东、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两国力量从量变到质变,实力相差无几,自然会有火花。

其二,美国没有战略收缩反而停在亚太地区,中国正在上升期。而中国想要战略扩展,却也被堵在亚太地区。就这样,两国在亚太地区正面相撞。

其三,中美两国失去了一些利益共同点,似乎没什么可以支撑中美继续和平合作的东西了。以前一直是世界强国的美国,也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双方实力陷入僵持期。共同贸易,也可以选择其他国家,并不是不可替代。奥巴马执政期间,寻找到的全球气候变化合作问题,也因特朗普执意退出巴黎协定而告终。

所以,在中国的实力、战略、基础三大力量同时异军突起的时候,美国表示不适应,想要再进一步试探。但中美之间,就像一对情侣,感情淡了,找不到继续在一起的理由了,分开却舍不得,斩不断,理还乱。这种感觉比炸大使馆、撞飞机还糟糕。

中国这次强硬的态度,果断迎击美国的“侵略”,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强大的体现。美国被中国的异军突起和强势“吓懵”了,相信等它适应过来,会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平衡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