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伊核框架走入死局,伊朗的石油出口即将被美国完全掐断。成千上万的伊朗边民却避开禁运,发明了另外一种谋生办法:蚂蚁搬家,把伊朗汽油贩给巴基斯坦。在伊朗东南部毗邻巴基斯坦的穷困山区,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皮卡车、摩托车甚至毛驴车满载着油桶,冒着边防部队的子弹穿梭于危险的国境两侧。

每年贩运汽油10万吨

伊朗遍地油气资源,汽油价格低廉到仅合34美分一加仑(合3.8升),而在隔壁巴基斯坦,汽油平均价格每加仑需3美元,价格相差十倍。在石油主导的伊朗社会,油品走私原本就相当猖獗。伊朗西南部的锡斯坦和俾路支地区近年连遭遇旱灾,农业歉收迫使无数家庭纷纷抛弃耕作,加入薅国家羊毛的行列,每年从这里偷运到巴基斯坦的伊朗成品油高达10万吨。

为了探秘这些底层伊朗人的悲欢离合,伊朗摄影师萨迪克.索利花费四年时间进行跟拍,取得了第一手的素材。这项拍摄工作异常艰险,因为每年都有数百油贩在路途中死于翻车或者追捕的枪弹,但更难克服的还有两个危险:

首先需要面对油贩满满的敌意。萨迪克曾驾车跟拍贩运卡车,但对方却把萨迪克当成了伊朗便衣警察,司机猛轰油门用排气管释放黑烟来干扰尾随者。伊朗军警追缉运油车时,经常有因此发生事故。

第二个敌人则来自伊朗边防军。伊朗边境管制严格,边民游客禁止擅入边境地区,萨迪克等人经常被伊边防搜查,甚至连人和器材一起扣留。四年的深入拍摄期间,萨迪克存储卡被士兵毁坏擦除多达12次。

卡车摩托毛驴层层转运

俾路支汽油贩子行动隐蔽,并不愿与摄影师萨迪克来往。萨迪克被当成德黑兰派来的卧底,凭借土生土长的背景才取得油贩们的信任,同车随跟走完整个历程,获得不少第一手经历。

伊朗油贩的生意模式相当简单粗暴,他们先用塑料大桶在伊朗加油站装满廉价汽油,随后高速穿越尘土飞扬的山区,将油桶卸在边境附近的临时货场,等待在那里的行脚贩再负用摩托和毛驴将油桶逐个驮过山口。

成千上万吨的汽油就这样翻越崇山峻岭,油贩们常年在崎岖的山路上躲避追捕,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车丧命,一旦被抓更将面临破坏伊朗经济的重罪。中年农妇玛娅来自典型的油贩家庭,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贩运途中死于追捕。

而题图中名叫阿布巴卡的卡车司机则侥幸躲过伊朗边防军的三次枪击,其中最后一次子弹在的风挡上留下四个弹孔,差点被伊朗士兵乱枪打死。

俾路支的汽油走私贩中,28岁的阿卜杜勒.瓦希德属于另类,他从农业大学毕业,家里拥有大片耕地,但旱灾来袭后也被迫丢下农事,加入向巴基斯坦倒油的队伍。瓦希德承认走私油品确实比种地容易赚钱糊口,但相当艰险而且肮脏。如果伊朗高层能在俾路支开设工厂,提供就业改善民生,他情愿洗手不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