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开发公告、五个勾引视频、各种入魔之后,8月23日尼康Z7、Z6“终于来了”,说实话对于全画幅无反,一些用户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在Nikon1失败后,尼康调整战略,发力高附加值产品,终于在索尼、徕卡之后成为第三家全画幅无反厂商,而且是至今为止唯一直接上全画幅的厂商。

Z7、Z6从参数曝光再到发布会确认,不少网友都会拿它们和索尼的A7R3和A7M3进行比较。

接下来看一下尼康和索尼的参数对比:

对于Z6而言,本身像极了索尼A7M3。但是两者也有不同,索尼A7M3的对焦系统继承自旗舰A9,而尼康Z6的对焦系统显然定位要低一些。

再来看尼康Z7和索尼A7R III,毫无疑问尼康Z7几乎就是D850的无反版本。尼康D850与索尼A7RIII的对比上,D850对焦胜过索尼,画质上尼康微微胜出,其余性能二者非常接近。所以这一次尼康Z7和索尼A7RIII基本上也应该是平手。不过在对焦上,索尼A7RIII对焦从数据看好于Z7,这应该是索尼的优势。

一、重量:

由于发布会前曝光诸多谍照显示尼康Z系列体型巨大,堪比徕卡SL。但实际如何?

尼康确实比索尼大一点重一点,但距离“巨单”SL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和非全幅无反旗舰相比,小编觉得尼康绝对谈不上“巨”,尼康中国称之“微单数码相机”没毛病

二、操作:

操控上,Z7、Z6上继承了很多尼康D系列单反的元素,前后波轮+拨杆电源开关几乎是尼康单反的“经典”方案。背面翻转屏、摇杆、AF-ON等设计,也是从D850那借鉴的。

与索尼相比,最大亮点恐怕在肩屏上,这种设计无反中富士GFX/X-H1、徕卡SL都有应用。如果你是爱看肩屏单反用户,该设计肯定对你的胃口,而索尼等无反用户更习惯取景器内观看,尼康此举也算两边都照顾了。

从实际使用来看,肩屏并没有白平衡显示,一些快捷设置可以通过i按键,角落的缩放按钮虽然很“尼康”,但既然有触控点击放大,小编很少使用。至于握持手感,由于尼康要比索尼宽一点,手柄又长一点,握持当中小指不至于没地方放(看个人手大小),总体手感好于索尼,相信以后接70-200mm等大镜头时更为明显。

三、连拍:

连拍上Z7和Z6单看数据非常不错:9fps与12fps。但数字背后是有文章的,Z7、Z6的9fps、12fps是在高速连拍(延长)模式下(12bit 压缩RAW)达成,该模式自动曝光(AE)固定在第一张照片(14bit分别是8fps、9fps)。如果要完全AF / AE下,Z7和Z6都是约5.5fps。

而索尼A7R3、A7M3均可实现AF/AE可连续跟踪拍摄最高约10fps,不得不说索尼前端LSI等设计在这部分体现出速度上的优势。

四、画质:

Z7和Z6均搭载全画幅背照式CMOS传感器和EXPEED 6处理器。

Z7为约4575万有效像素,原生最低ISO 64,乍一看这就是D850同款,但作为无反的传感器,需要内置焦平面相位侦测自动对焦点,尼康官方也表示不是D850的传感器,至于具体画质,从现场实拍来看,(场景、时间有限)基本等同于D850,而且由于五轴防抖和无反光镜,机震更小。

至于Z6定位是一款多功能全幅相机,传感器约2450万有效像素,原生最高达ISO51200(扩展ISO 204800),官方称“在高感光度下也能有效降低噪点,同时保持分辨率”,这个论调大家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A7M3。(传感器很相似)

五、对焦方式:

Z6: 自动聚焦微调

Z7: 自动聚焦微调

A7M3:693个相位检测和425个对比度检测对焦点。

A7R3: 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快速智能自动对焦)

六、对焦点数:

Z6: 273点

Z7: 493点

A7M3: 425点

A7R3: 425点

单纯数据上看,索尼似乎更“厉害”,但通过了解尼康的对焦点分布形式与索尼并不相同,两者连拍追焦能力还是要看实测。

七、续航:

首先是尼康的续航只有330张,而三代A7已经摆脱了续航问题,续航达到了600张以上,在续航上,索尼更具有优势。

八、价格:

发布会上尼康官方给出官方指导价,

Z7:44万日元(27000人民币)9月下旬上市、

Z6:27万日元(17000人民币)11月上市),这个价格大家就当个参考,据说国内定价与日本相当。

而索尼价格已经降到A7M3:12200人民币,

A7R3:19300人民币。

简单来讲尼康Z系列无反完成度还是很高,阻碍大家购买有几点:

1,颜值;

2,价格;

3,连拍限制;

4,续航;

5,原生镜头群;

6,单XQD。

(索尼A7M3和A7R3已经出了一台将近一年,一台接近半年。价格已经下降不少。至于后面四个因素都是技术上,尼康需要全力解决。

无论怎么看,尼康和索尼都是绝对的竞争对手。

在发布会现场,我们也问到了尼康关于如何看待尼康和索尼之间的关系。尼康表示,微单市场如今占据了40%的市场相机份额,尼康的目标是未来成为微单销量第一的厂商,但是并没有针对尼康和索尼进行对比。

目前看尼康占据后发布、技术优势大的特点,但是索尼占据系统成熟、价格优势大的特点,二者的战斗,在技术层面暂时难分高下。看来真正要分出胜负只能靠市场销售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