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淀粉型红薯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方薯区和长江流域薯区的10多个省区。淀粉型红薯主要用来加工全粉和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粉丝、粉皮、粉条,除留种外全部加工成“三粉”。

淀粉是红薯加工的主要产品。是红薯薯块的主要物质,既是关键的产量性状,也是重要的品质性状。

红薯淀粉的积累和块根的形成同时开始,初期淀粉含量较低,但随着块根的膨大而提高。收货前一个月为最大,之后几乎维持一定数值。适量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红薯地上部的光合特性,提高光合产物的卸载,促进块根中淀粉含量的积累。

适宜土层较厚、排灌良好的沙土、丘陵壤土的土地种植。

(1) 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当地淀粉型甘薯品种。

(2) 施足基肥、整地起垄。起垄前施足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0—45000kg/hm2,化肥纯N45kg/hm2,P2O5 90kg/hm2 , K2O 120kg/hm2 .耕翻整地后起垄,垄距70—80cm,垄高20—30cm 。起垄时撒入5%辛硫磷颗粒剂30kg/hm2 防治地下害虫。

(3) 壮苗早栽,合理密植

1. 壮苗培育:详见上篇文章。

2. 适时早栽:春薯—当气温稳定在15—16℃,10cm处地温稳定在17—18℃,开始栽插比较适宜,山东薯区一般在谷雨时开始种植,在5月15日前结束栽插,留种田在6月种植。

3. 合理密植:栽植密度春薯为33000—45000株/hm2。栽植方法掌握选用壮苗、药剂浸苗、斜插露三叶等要点。其中药剂浸苗方法是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种苗基部,时间为10—15分钟。

(4) 加强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栽后4—5d要进行查苗,发现缺苗立即补栽,以保证全苗,对弱、小苗要及时浇水,促进生长。

2. 中耕除草:栽苗后至封垄前进行中耕2—3次。

3. 控制旺长:可提蔓、不翻秧、不摘叶。

4. 防旱排涝:当叶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d,可浇水,垄作以浇半沟水为宜。如果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涝。

5. 叶片喷肥:如遇甘薯叶片早衰的现象,可用0.5%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等每公顷兑水3000kg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d喷一次。

(5) 适期收获。在低温降至15℃以下时应及时收获,也可根据淀粉企业的需求和价格提早到9月下旬开始收获,但一般应于霜降前收完。

适宜土层较厚、排灌良好的沙土、丘陵壤土的土地种植。

(1) 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当地淀粉型红薯品种。

(2) 精选种薯、培育壮苗。选择健康、生命力强的秋薯做种薯,3月上旬排种,采用土杂肥盖种、培土,雨后覆膜覆盖育苗,出苗后揭膜,防止晴天高温烧苗,及时松土、除草、追肥。

(3) 深耕土地、整地起垄。整地起垄前施足基肥。大田耕翻深度以30cm为宜,作垄时要求做到垄直,垄沟深、垄面宽平。作垄规格垄宽一般100cm,垄高33—40cm,垄上开穴,种植双行。

(4)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一般分两个栽插时期,5月中旬再查,适宜密度为48000—54000株/hm2;7月底至立秋前栽插,适宜密度为75000—90000株/hm2。

(5) 加强田间管理。栽插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死苗后,立即补栽。生长期间一般不翻蔓,如生长长势过旺,可以提蔓,断气根或者喷施烯效唑等控旺剂,控制地上部生长,有利于薯块膨大。

(6) 加强病虫害防治。6月上旬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起垄后,栽前、后数天,选用施田补、精喹禾灵等除草剂,严格按照用量进行地标喷雾封闭。

(7) 农机农艺配套。

(8) 适时收获。一般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收获。(及最低温度在12℃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