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夏天,美国已将日本本土团团包围,并向日本天皇以及首相传达“败局已定,请放弃抵抗”的“劝降”。但那时把持日本军政的军国主义分子已经“杀红了眼”,高呼“本土决战,让美军付出千千万万生命的代价”。

对于日本激进分子如此“狂妄”的态度,美国军方为了避免自身更多的伤亡,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瞬间将广岛这座工业重镇夷为平地。由于日本情报机构不知道美国还有多少原子弹,碍于美国有能力不费一兵一卒把整个日本摧毁的可能,日本天皇从内心深处胆怯了,思考良久之后选择投降,结束战争。

然而虽然战争结束,但其带来的伤疤并未自此消散,我们暂且不说日本军队在其占领地区犯下的罪过。仅因军国主义分子的“死战”态度,日本广岛的百姓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不清的家庭毁于一旦,大批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围着一个小火堆“烤火”。

根据事后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美国这颗原子弹直接要了74000名日本人的生命,以及产生75000人名伤者,4.8万幢建筑被完全摧毁,整个广岛从空中俯视已废墟一片。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伤亡,在战争结束后的广岛,很多临近的日本寺庙以及平民家中都堆满在广岛爆炸中死亡的“亡者骨灰”,这些骨灰仿佛在无声的抗议军国主义分子牺牲平民的“无耻行为”。

日本自唐朝开始深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所以跟中国人一样有着浓厚的家庭观,所以从爆炸中幸存的广岛人,当局势稳定之后,将祭拜亡者当做自己的首要大事之一,他们真心祈祷亡者的另一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也没有“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虽然威力十足,但直接破坏范围也是有限的,这不广岛火车站虽然也被爆炸的冲击波给击中,但因距离爆炸中心较远,并没有完全变为废墟,战后经过有限的抢修,就恢复了一定的运力,成为当时广岛人的生命线。

而让人觉得有点“恐怖”的是,虽然火车站作为仅有的“生命线”之一。但是在运力恢复后,并没有陷入混乱,有需要的广岛人井然有序的乘车撤离,丝毫没有很多地方在“大灾”过后,因所谓“求生欲望”而引发的秩序崩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