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拥有航母的国家越来越少?

图注: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轻型航母

截至2017,世界上一共有10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美国、中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英国,而曾经拥有航母的阿根廷等国,其航母已经退役。

在这里,我们采用传统航母的定义,即拥有直通甲板和右舷舰岛设计,能够搭载和运用固定翼作战飞机的大型水面舰艇。因此拥有轻型直升机母舰的韩国、日本我们并未计算在内。

实际上,看似拥有航母的国家数量不少,比拥有五代机的国家数量多得多,但仔细算一算,其中目前只拥有一艘航母的国家就有中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和英国,拥有两艘的只有意大利一家,只有美国一家老大拥有10艘现役航空母舰,占了世界航母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英国、中国和印度暂时有1艘航母,第二艘正在建造或试验,几年后有望进入“2艘航母俱乐部”。而泰国、巴西目前装备的航母极其老迈,而目前尚没有换装计划,这两个国家很有可能在几年后退出世界航母俱乐部。

为什么拥有航母的国家越来越少?

航母拥有国为啥不光越来越少,而且贫富悬殊这么大?首先,航母非常贵。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平均每艘造价为40亿美元,而以30年服役期计算,每艘航母的作业和维持费用高达148亿美元,是造价的三倍多。而如果以50年服役期计算,1艘“尼米兹”级航母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将高达600亿美元,是造价的15倍!轻型常规动力航母是航母中最便宜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至少也得150~200亿美元。而目前世界上年度军费开支超过300亿美元的,仅仅只有10个国家。一般而言,装备采购和维持费用占军费开支约一半份额,以海军占三分之一的费用而言,军费开支排名全球第十位的韩国,其年度海军装备预算(包括研发、采购和日常维护使用)也不过50亿美元,其中拿出15%左右的经费,勉强养得起1到2艘轻型航母,海军除了航母,还得配备大量驱逐舰、护卫舰和其他作战、后勤舰艇以及潜艇。从钱的角度来看,世界上能养得起航母的国家也就十个左右。以巴西和泰国为例,其航母近年来维护和训练状况极差,航母几乎是从不出港的“宅男”,这都是因为缺乏使用和维护的经费所致。所以大家才会一致认为这两个国家很快就将退出航母国家行列。

为什么拥有航母的国家越来越少?

除了航母实在太贵,第二个原因是航母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导致门槛越来越高。上世纪40年代二战时期的航母,可以由大型民船、战列舰临时加装飞行甲板改装,起降的是低速的螺旋桨飞机,技术难度较低。而现在的航母,则是高精尖产品,光与其配套的舰载战斗机、预警机等高性能飞机,一般国家都难以研制,即便想买,选择也很少,价格也很高。从某些方面而言,航母在技术上甚至比五代机更难。这个高门槛,使不少国家都放弃了航母梦。例如印度虽然军费开支全球排名前列,也下了极大的决心一定要建成航母,但从2006年第一艘国产航母切割钢板意识开始起,“维克兰特”号航母总共建造历时11年,三次下水,至今工程进度刚刚过半,预计2025年才能交付。就连航母大国“英国”,在建造“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也面临不少技术和资金难关,进度一拖再拖。这让很多渴望建设航母的国家最终望而却步。

当然将来也可能会有一些经济强国加入这个俱乐部,扭转最近几十年航母国家和航母总数双双下降的趋势,比如军费开支排名前十的日本和韩国,他们都有建造直通甲板型轻型直升机航母或两栖舰的经验,又有雄厚的造船工业基础。另一个则是上升势头很猛的土耳其,他们正在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设计蓝图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轻型航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