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的输配电线路主要形式是电力架空线路和电力电缆线路

室内的输配电线路主要形式是母线和电缆线路

电力架空线路施工要求

施工工序

熟悉工程图纸,明确设计要求

按施工图计算出工程量,准备材料和机具

现场勘查,测量定位,确定线路走向

按地理情况和施工机械开挖电线杆基础坑

电杆、横担、瓷瓶和各类金具检查及组装

根据杆位土质情况进行基础施工和立杆

拉线制作与安装

放线、架线、紧线、绑线及连线

送电运行验收,竣工资料整理

电力架空线路的组成

基础、杆塔、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及接地装置等

高压架空线的导线大都采用铝、钢或复合金属组成的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芯铝绞线

避雷线采用钢绞线或铝包钢绞线

低压架空线的导线一般采用塑料铜芯线

电杆、横担、绝缘子、拉线等的固定连接需用的一些金属附件称为金具,常用的有u型抱箍、挂板、线夹、心形环等

材料要求

钢筋混凝土电杆

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漏筋、跑浆现象

钢筋混凝土电杆按规定检查时,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超过0.2mm,长度不应超过电杆的1/2周长

杆长弯曲值不应超过杆长的2/1000

电杆基坑施工及卡盘安装

基坑定位

直线杆的顺线路方向位移,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1%;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

卡盘安装

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设计无要求时,上平面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

基坑回填土

35kV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填300mm时夯实一次;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填500mm时夯实一次。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

电杆组装

电杆焊接

采用电弧焊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焊完后的整杆弯曲度不应超过电杆全长的2/1000

立杆方法

汽车起重机立杆、三脚架立杆、人字抱杆立杆、架杆立杆等

导线架设

导线连接要求

导线连接应接触良好,其接触电阻不应超过同长度导线电阻的1.2倍

导线连接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强度的90%

在任一档距内的每条导线,只能有一个接头

不同金属、不同截面的导线,只能在杆上跳线处连接

导线钳压连接前,要选择合适的连接管,其型号应与导线相符

导线在绝缘子上的固定方法有顶绑法、侧绑法、终端绑扎法、耐张线夹固定导线法

线路试验

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验收规范规定

检查架空线各相的两侧相位应一致

在额定电压下对空载线路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3次

测量杆塔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导线接头测试可采用红外线测温仪,通过导线接头温度的测量,来检验接头的连接质量

电力电缆线路施工要求

电缆直埋敷设要求

直埋电缆应使用铠装电缆,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电缆相互交叉、与非热力管和管道交叉、穿越公路和墙壁时都要穿在保护管中,保护管长度超出交叉点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250mm,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并联敷设的电缆,其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固定。直埋电缆接线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

电缆排管敷设要求

保护管孔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一般敷设电力电缆的排管孔径为150mm

在电缆排管直线距离超过50m处、排管转弯处、分支处都要设置排管电缆井。排管通向电缆井应有不小于0.1%的坡度,以便馆内的水流入电缆井内

电缆沟或隧道内电缆敷设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高压与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成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敷设时不应小于1m,当条件限制时,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电缆(本体)敷设要求

电缆敷设前检查

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V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

1kV及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

标志牌装设

应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转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电缆井内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电缆敷设注意事项

电缆敷设应从电缆布置集中点(配电室、控制室)向电缆布置分散点(车间、设备)敷设。到同一终点的电缆最好是一次进行敷设。先敷设线路长、截面大的电缆,后敷设线路短、截面小的电缆。

电力线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层布置

电缆敷设时的电缆转弯处应设专人保护,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符合规定和避免电缆绝缘损伤

电缆敷设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交叉时,其净距离应符合规定。严禁电缆平行敷设于热管道上部

电缆应在切断后4h内进行封头。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应有防潮的封端;油浸纸质绝缘电力电缆必须铅封;充油电缆切断处必须高于临近两侧电缆

并列敷设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将接头位置错开。明敷电缆的中间接头应用托板固定;直埋电缆的中间接头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

三相四线制的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导线,不能将电缆金属保护套作中心线

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

母线安装

母线连接固定

母线采用焊接连接时,母线应在找正急固定后,方可进行母线导体的焊接

母线与设备连接前,应进行母线绝缘电阻的测试,并进行耐压试验

金属母线超过20m长的直线段、不同基础连接段及设备连接处等部位,应设置热装冷缩或基础沉降的补偿装置,其导体采用编制铜线或薄铜叠片伸缩节或其他连接方式

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方式有:螺栓固定、夹板固定和卡板固定

母线的相序排列

上、下布置时,交流A.B.C三相母线的排列由上到下

水平布置时,交流A.B.C三相母线的排列为由盘后向盘面

引下线的交流A.B.C三相母线的排列为由左至右

母线的相色规定

三相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黄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