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最夯的展览原来这么有创意!下水道、水坝、沙坑,统统搬进艺术馆!

大坝、下水道、这些个只能在工地或者乡村看到的东西,被搬进展览馆?

其实在上海之前,“土木展”就已经在日本东京展出过。而这一次的上海展览,展方更是添加了上海元素。化身管道工和工程师畅游在展览之中,奇妙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展方特地向上海博物馆借来了上海上世纪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地图。观众不妨可以在“尘封”于上世纪的地图中,找找自己所熟悉的住址或著名景点。静安寺还是未开发的浦东,都能在这里找到!

墙上各种工程的照片,也能让大家感受到土木工程的带给城市的变化。

整个“土木展”需要观众静下心来,慢慢浏览。“暗房”中的类似延时摄影技术的东京铁搭动态影像、日本街头一天的变化,都需要观众在装置前等上一小会儿,才能看出其变化。

艺术家把街道、建筑用接近手绘的方式描绘在画布上,光影交错之间,让影像变得如同唯美的动画片。

不过在这里拍照可以需要强大的技术,不然只能拍到变了色的“日本街景”了~

如果说前面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那么接下来就是“硬菜大菜”了。就能看出艺术装置的真实感。艺术家利用真实的土木工程建造中的影像片段搭配建筑工地中原本让人厌烦的噪声。汀汀哐哐,大概是摇滚乐迷最爱的声音。

音乐片段听着既像是摇滚乐,又像是金属朋克。一旁还有涩谷车站的木质模型,看了都能想象自己在涩谷车站迷失的样子。

在“交响曲”的旁边就是可互动的“绘动沙箱”。两个“沙坑”不仅仅能让观众体会到小时候玩儿沙子的童趣,更可以带领大家以挖土机的角度,了解挖掘和堆高的理论,体会土地等高线的变化。

把沙子堆高投影便把该区域呈现为红色,而在沙子中间挖个坑,投影变成了湖泊一样的蓝色。

如果你有足够的想象力,还能把小小的沙坑变成一个城市,有山有水有湖泊,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啦~

在展厅内,有非常多的互动项目,适合带着孩子们寓教于乐。“水坝”作为一个互动体验作品,通过动作捕捉将走进装置的观众变为水坝的一部分。

将人体转化为阻挡水流的堤坝,一个人是一个小堤坝,只有透过观众们的协力,才能筑成一道阻挡洪流的坚固大坝。

一家三口,爸爸妈妈拉着孩子组成坚固的水坝,不仅能让小朋友明白水坝的原理,也能让家庭的凝聚力up!up!up!

如果你是个爱拍照的“小仙女”,这里也绝对适合来拍照打卡。在展厅中,“人孔”装置的几乎所有观众都要打卡的作品了。

这其实是城市地下水管的片段模型。戴上展方贴心准备的安全帽,钻进“下水道”里,再从上方露出脑袋,就可以感受“超级马里奥”的生活啦~橙色的三角桶和被放置在一旁的窨井盖,绝对让你身临其境!

另一个互动性较强的装置也可以让你在动手的同时感受土木结构的魅力。不用任何粘合剂就能搭建好一座桥梁。

“漫画墙”也是馆内拍照的最佳地点之一。无论灯光还是背景,都能让你仿佛置身东京街头。

馆内另一个“神奇”的作品就是用咖喱做的“水坝”!看到这些精致的展品,不禁感叹日本朋友们的脑洞之大!

摸摸自己的肚子,感受别人异想天开的创意,嗯......怀疑别人吃饭是长脑子了,自己吃饭只能长肉了。

展厅的最后一部分是和隧道相关的。世界上最长的57公里的隧道,用彩绘的方式,画出了它的剖面图。原本枯燥的工程图瞬间变得五彩缤纷。

“土木展”的展品创意十足,周边商品也让人爱不释手!小锤子和螺丝刀,大力钳和小扳手,各种建筑工具样式的钥匙扣,精致到感觉可以直接使用。

当然,艺仓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棒的艺术品。从一楼往上看,螺旋形的楼梯仿佛鹦鹉螺一般,带你回旋进艺术的世界。

如果观展让你意犹未尽,艺仓美术馆的“贴隔壁”就是黄浦江,春日午后在江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是非常棒的选择~

土木展

展览时间:

2018/03/31~2018/06/24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周一 休馆日

展览地点:

艺仓美术馆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00号

小申送福利!

福利内容:送出10张《土木展》展览,共抽出5个中奖名额,每人2张~

参与方式:写留言,小申将会从中抽取幸运粉丝哦~

如有版权问题 请联系 申江服务导报社

转载文章 请联系后台授权

撰文:大倩

摄影:钱超

以上内容由《申江服务导报》原创,转载请事先沟通联系并注明出处。

1000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