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正激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正激在原边加正向电压 MOS 管导通时,副边的输出符合变压器原理,即:

Vs = n* Vin

Vs :变压器副边输出电压

n:匝比 = Ns/Np

Vin:输入电压

由上式可知正激拓扑不难理解。

* 注意:原边还有个绕组称为复位绕组,副边有一个二极管称为续流二极管。

什么是正激变换器?

如果别人这样问你,你会怎么回答?估计90%的网友说不清楚,一定是爱在心头口难开、欲言又止。其实很简单,正激是变压器隔离的 buck。就这么简单。

前面提到正激变换符合变压器原理,即副边的电压与原边的关系是:Vs = n*Vin

Vs:副边输出电压

n:匝数 = Ns/Np

Vin:原边电压

这是指原边导通时副边的输出电压,然而,原边 MOS 管并不是一直导通,而是根据 PWM 信号处于 “开” 和 “关” 状态。因此,实际加在原边线圈上的电压为 PWM 信号的占空比 D 和输入电压 Vin 的乘积,因此原边线圈电压为:Vin*D,于是副边的输出电压为:Vs = n*Vin*D。

这就是正激变换器的副边输出电压的公式,如果忽略二极管的压降则不难看出输出电压 Vout 为副边电压减去电感两端电压,即:Vout = Vs - VL

而电感两端电压为:VL = L*△IL/△t (L:电感量)

电感上压降很小,如果忽略此压降则:Vout = Vs

再次熟悉一下正激拓扑:

由于供电电压 Vin 是直流,因此流过 Np 的励磁电流永远都是一个方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MOS 管每导通一次,磁芯的磁通强度就增大一点,这样用不了几个脉冲磁芯就会饱和,怎么办呢?

当然方法有好几种,最经典的就是再绕一组线圈,负责在 MOS 管关断期间退磁,这组线圈就称为复位线圈 NR,R = Reset。由图可见复位线圈的同名端与励磁线圈的同名端是相反的,这样才能使励磁电流和退磁电流方向相反,才有可能将磁芯中的磁通退到零,以保证下一 MOS 管导通时磁芯中没有剩余磁通。

那么复位线圈绕多少圈比较好呢?原边 MOS 管导通的占空比最大可以是多少呢?

复位线圈在复位过程中会产生 “反射电压” VR(互感关系,R = Reflect),此电压大小为:

VR = (Np/NR)* Vin

Np:励磁线圈匝数(primary coil)

NR:复位线圈匝数(Reset coil)

Vin:输入电压

仔细对照一下上图可以看出 Np 线圈上的电压与输入电压是串联关系,并且加在 MOS 管两端,因此 MOS 管承受的电压为 Vin + VR。

根据伏秒平衡原理可得:

(1-Dmax) = (NR/Np) * Dmax

Dmax = 1/[1+(NR/Np)]

看分母中的 NR/Np,不同 NR/Np 比值可得到不同的 Dmax 值,当 NR/Np = 1 时,DMAX = 0.5

不同的 Dmax 对电路有不同的影响,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上面提到复位线圈在复位过程中产生的 “反射电压” 为:

VR = (Np/NR)* Vin

Np:复位线圈的匝数

NR:励磁线圈的匝数

Vin:输入电压

所谓反射电压就是复位线圈产生的电压感应到励磁线圈上,而励磁线圈的总的承受的电压为 Vin + VR, 如果 VR 如果大了则 MOS 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就大了,而 VR 与 Np 和 NR 匝比有关,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知道 Np/NR 愈大则 VR 愈大,也就是说 NR 越小感应电压越高,复位线圈中的瞬时电流也越大,但是复位时间短了(电流大消磁快),线径需要比较粗。反之,复位线圈圈数多了,反射电压也低了,MOS 管承受的电压也低了,线径可以细一点了,但复位时间长了。

综合考虑,通常取Np = NR,这样加工线圈比较方便,占空比也因此为0.5,总的性能折中下来比较好。

以上所谈的正激,用了一个 MOS 管,又是正激,因此这样的拓扑就叫单管正激。相信各位常常听到这样的叫法,到此你应该对单管正激的工作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单管正激通常用于 100W-300W 的电源。

这样的单管正激是不是很理想?

不,问题很大。比如,做一个输出 20A 的单管正激,很明显,输出二极管的的功耗非常大,粗略估算,20A 的二极管其正向压降可达1.8V,那么功耗差不多会有 20 * 1.8 = 36W,这二极管那个烫啊,你手都摸不上去,如果你的外壳是塑料,用不了多久外壳变形啦,周围的元器件被烤烫了。

怎么办?目前看来同步整流似乎是最有效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对输出端整流而言)

这个世界是对立的同一,有男就有女,有天就有地,有反激就有正激,有软开关就有硬开关,同样有同步整流就有非同步整流,估计90%的网友不知道还有非同步整流。那什么是同步整流呢?什么是非同步整流呢,看一下图立刻就可以明白了。

见图,左边是非同步整流,右边是同步整流,非同步整流就是最常见的二极管整流,同步整流又称为有源整流(active rectification),一般是通过有源器件进行控制的整流。

分析一下上面的图可知:

左图上面的开关是用 MOS 管代替开关的,无论 MOS 管处于怎样的状态都不会使电路失控,而右边的两个开关就需要掌握好时序,一旦两个开关同时接通 MOS 管立刻烧毁,因此一开一关需同步,上管接通必须下管是断开的,上管断开下管才能接通,而且这一开一关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也就是说上管断开后稍微等待一段时间下管才能接通,这个时间差就称为死区时间。

同步整流主要应用场合是低压大电流,同步整流解决了大电流的场合,那么正激还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呢?

前面提到,复位线圈会在励磁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此电压称为反射电压,且与输入电压是串联的,其大小为VR =Np/NR * Vin,MOS 管两端的电压为:Vmos = Vin + Np/NR * Vin。

Vmos:MOS 管两端电压

Np/NR:励磁线圈匝数

NR:复位线圈匝数

Vin:输入电压

如果励磁线圈和复位线圈的圈数相同则 Np/NR = 1,也就是说复位过程中 MOS 管要承受两倍的输入电压,如果输入电压比较高那对 MOS 管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解决两倍电压问题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双管正激(Two-Switch Forward Converter)是怎么做到 MOS 管不再承受双倍的电压应力的。请先认识一下双管正激的基本拓扑,各位请不要吝啬时间,花半分钟的时间默默记下双管正激的拓扑构成。

双管正激中,MOS 承受的电压与输入电压相同,那是怎么做到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