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过高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也被称为发烧或者是身体发热,一般是由于风寒感冒所引起的疾病,在人体出现体温过高的情况下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先用无力降温方法来进行降温,可以先用冷敷的方法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可以间隔4-5小时用体温计测量一下。

体温过高病人护理措施:

①加强观察:高热病人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2次。

②卧床休息:减少病人能量消耗。

③降温:体温超过39.0℃,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乙醇拭浴、温水拭浴或作大动脉冷敷。药物或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测量体温,并作好记录。

④保暖:体温上升期,应及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必要时可饮热饮料。

⑤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少量多餐,多饮水,以补充大量消耗的水分,必要时静脉输液或鼻饲。

⑥口腔护理。

⑦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⑧心理护理。

⑨健康教育:教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简易的物理降温方法,以及休息、营养、饮水、清洁的重要性。

原因

引起体温过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体温过高对人体有利也有害。体温过高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体温过高带来的不适感。非细菌感染引发的体温过高不必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温葡萄糖水能起到利尿降温的效果,在体温没有超过38。5°C时可尽量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就医。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

体温过高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体温过高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体温过高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