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黎元洪,总是给人一副窝窝囊囊的老好人形象,甚至还有人嘲笑他为“床下都督”,但偏偏这个老好人生在了一个惊天巨变的年代,无奈得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黎元洪出生在湖北黄陂,故世称“黎黄陂”。光绪九年,黎元洪考入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海军知识学习,这是黎元洪新式海军教育的起点。这所北洋水师学堂是李鸿章创办的,当时不像现在,学生毕业了人家还管分配工作,于是黎元洪毕业以后,被李鸿章赏赐六品顶戴,授予把总职位。后来由于黎元洪的工作突出,他再次被赏赐五品顶戴,授予千总职位。然而没过多久,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黎元洪随军参战,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假如黎元洪当时像邓世昌一样英勇殉国,估计他也能青史留名,至少不像现在这般被许多人嘲笑,但偏偏黎元洪命大,跳海以后竟然获生了。

甲午战后,黎元洪结束了12年的海军生涯,当时张之洞在南京创办“自强军”,广招优秀水师学生,于是黎元洪又跑去投奔张之洞。可以看出,这时候黎元洪是有一腔救亡图存热血的,就算死里逃生,也不能恐吓他后退。由于黎元洪工作能力突出,而且他为人忠厚老实,所以深得张之洞的喜爱。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黎元洪跟随他一起,回到了湖北老家,然后这里成为了黎元洪走上历史舞台的起点。在湖北训练新军期间,黎元洪一路平步青云,把持了湖北陆军和水师两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期间他还参加过袁世凯举办的秋操,他出众的指挥能力给袁世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黎元洪对待新军战士非常仁爱,当时湖北已经有大量的革命力量渗入了新军,黎元洪也有所察觉,但是他并未严惩。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黎元洪虽然作为清廷旧臣,但他本身不是一个心狠手辣、当机立断的人物,此时正逢历史巨变,他更是左右为难、摇摆不定。10月10日,辛亥革命正式爆发,黎元洪完全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能力,为了自身安全,黎元洪躲了起来。当时革命党群龙无首,急需推出来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于是众人想到了黎元洪。黎元洪“床下都督”的外号也是从这里来的,据说当时黎元洪吓得躲到了别人的床下,最后被革命军用枪指着才爬了出来。黎元洪当时躲起来确实是真的,但是躲床底下极有可能是旁人编纂起来嘲笑他的。

黎元洪被逼就职军政府大都督以后,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准备起义革命,推翻清朝。后来袁世凯与革命军“南北议和”,逼迫清廷退位,双方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黎元洪被推举为副总统。在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以后,黎元洪依然担任副总统,坐镇湖北。远在北京的袁世凯担忧黎元洪图谋不轨,便威逼利诱,将黎元洪骗至北京,软禁在了中南海的瀛台,从此黎元洪开始了窝窝囊囊、有名无实的戏剧性人生。民国四年,袁世凯正式称帝,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深知这“武义”乃是“武昌首义”之意,如果自己接受,那就代表着革命党的屈服,于是一向脾气温和的黎元洪,坚决不接受袁世凯的册封,凡是有人上门,全被黎元洪赶走。

袁世凯的复辟不得人心,很快他就在全国的讨骂中一命呜呼。此时各地方支持重建中华民国政府,黎元洪以副总统的身份,进位任职大总统。时任国务总理的是段祺瑞,段祺瑞等一大批北洋军阀,都是跟随袁世凯小站练兵时起步的,袁世凯死后,实力强大的段祺瑞以“北洋一哥”自居。黎元洪手中没有兵权,而且他属于“北洋水师派”的,显然和段祺瑞没有感情,所以段祺瑞只是拿黎元洪当一个“盖章机器”。但是黎元洪不想受窝囊气,坚决和段祺瑞硬杠,于是就爆发了“府院之争”。黎元洪天真的以大总统的权力,解除了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退居天津以后,“辫帅”张勋杀入北京,赶走黎元洪,拥立溥仪复辟。黎元洪尝尽了手中无兵权的悲哀,于是窝窝囊囊的下野。

黎元洪息政天津,在此期间,北京城风云变幻,但黎元洪就在天津一心发展实业,政坛失意的他却在商场得意,几年间,黎元洪名下已有七十多家企业。然而当命运再次给黎元洪当总统的机会时,他又毫不犹豫得弃商从政了,毕竟“全国第一人”的诱惑太大了。然而这次拥立黎元洪的曹锟、吴佩孚也只是想拿他当傀儡罢了,黎元洪第二次就职以后,还是受尽窝囊气,最终黎元洪再次被迫下野,几年后因脑溢血去世。

黎元洪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也是一个忠厚好人,他经商成功后,进行了大量慈善事业,捐助穷人、修建学校,至今国内还有他捐赠的学校。但是在政治方面,黎元洪却未免太幼稚了。然而偏偏命运又给了他大量的助力,在背后推着他往历史的风口浪尖走,让他受尽了窝囊气,想必晚年的黎元洪对于政治,彻底心灰意冷。在那厚重的历史深渊,仿佛可以听见黎元洪的一声声叹息!

关于黎元洪“床下都督”的外号,你觉得他当时真得怂到躲在床底下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