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年号,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或者年号、庙号、谥号傻傻分不清楚。其实年号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符号,而后慢慢形成了制度,并赋予了政治意义。以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例,其年号就是“乾隆”,庙号是“高宗”,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纯皇帝”,这三个号都可以成为乾隆皇帝的代名词,只不过后世习惯用年号“乾隆”来称呼他罢了。

年号是何时开始?又何时废除的呢?

我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武帝,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汉武帝在公元前140年,使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建元”;而最后一个年号的使用者,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年号为“宣统”,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后,年号彻底废止。虽然后来有袁世凯复辟,使用了“洪宪”的年号,但是老袁一直不被正统所承认。

一个皇帝能有几个年号?一个年号能有几个字?

一个皇帝可以有很多个年号,如果遇见祥瑞等喜事,或者灾难等大事,都可以更改年号。比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8个年号等。到了明清两代,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这种复辟者除外)。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方便记忆,所以后世习惯用年号指代他们,比如上文提到的乾隆。

年号一般来讲都是两个字的,当然也会出现三个字、四个字、甚至六个字的奇葩年号。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汉光武帝刘秀的“建武中元”、西夏李元昊的“天授礼法延祚”。

年号有何政治意义?

年号被认为是正统的标志,如果你使用这个年号,就代表着你服从了这个统治者,承认了其统治地位,反之亦然。比如三国时期,魏蜀吴谁都不服从谁,因此都有各自的年号,像曹丕的“黄初”、刘备的“章武”、孙权的“黄武”。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藩属国,比如朝鲜、琉球等,他们也用当时我国统治者的年号来纪年,以表示效忠。以古代朝鲜为例,他们使用明朝的年号,效忠于明朝,哪怕是在明朝灭亡以后,虽然他们的官方与清朝往来时使用清朝的年号,但是内部仍沿用明朝年号,尤其是民间,坚持沿用“崇祯”的年号上百年。

当一个统治者成为傀儡时,国家实际掌权者也会使用一些意味深长的年号。比如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孺子婴,用的年号是“居摄”,很明显这个年号指代的是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摄皇帝”王莽;再比如清朝的同治皇帝,当时商议年号时,为了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才使用了年号“同治”,意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

年号有何影响?

年号首创于中国,但是其他诸如日本、朝鲜、越南、韩国、蒙古等国家,后来受到我国的影响,都相继开始使用年号。比如日本,现在仍使用年号,年号为“平成”。

我国成立以后,采用西方的公元纪年。有人认为年号承载着数不尽的历史功绩,是我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遗产,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建议恢复使用年号制度。我认为暂且不说是否应该恢复使用年号制度,但我国真应该对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保护起来才行,毕竟某国曾作为我国的藩属国,也使用过年号,而这个国家总喜欢认为一切都是他们发明的,就怕我们保护不好年号,有一天年号又变成了他们发明的东西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欢迎关注“嘉道文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