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着电影长大的,几乎所有的国产片都看过,有的还看过好多遍。我家就住在杨浦电影院对面,走五分钟,就是沪东工人文化宫,杨浦电影院和东宫大剧场都是放头轮片的,票价是三角,我们看不起,每到星期天,有二轮、三轮的老片,票价是一角五分,我几乎每星期看。尤其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有些国产电影拍摄年代较早,比如解放前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马路天使》等等,也都是在后来重放时看的。

电影,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学样式,对我们这代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极大。可以说,我们是模仿着很多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成长的。现在想来,电影《海魂》对我的影响最大,我就是在这部影片中,认识和记住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赵丹、崔魁、高博、刘琼、康泰、王丹凤和陈述。

那部电影中,陈春官和窦二鹏在台湾的酒吧里痛殴美国水兵,救护吧女温梦媛的场景让我热血沸腾,让我第一次懂得了《海魂》之魂,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男人的侠骨柔肠!从此,我暗下决心,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那年,我十三岁,跟着父亲去对面的平凉公园学习武术,少林、八卦、形意、太极,只要见到的拳种,我都跟着师傅们学,然后每天刻苦地练。到了青年时代,我还练健美,举杠铃、哑铃,俯卧撑,冬泳,练成了一身发达的肌肉,希望有一天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也能像陈春官和窦二鹏那样为保卫祖国的尊严而挺身而出,在遇到坏人的时候,也有能力见义勇为。

照大人们的评价,我的长相属于文质彬彬的那种,从初中二年级就戴上了近视眼镜,有一次去冬泳,泳池里人很少,我脱下衣服,露出了一身棱角分明的肌肉,管泳池的那位大叔惊讶不已:“哦哟,你看上去文质彬彬,想不到身体那么强壮!”

我的爱妻也常常以我的强健体魄为傲,记得还是在恋爱期间,我偶然和爱妻的女同学们交遇,她们都十分惊讶地说:“你们小周的手臂瞎粗!”爱妻笑吟吟地说:“他身上肌肉还要发达呢!”

虽然因为眼睛近视,无缘圆一个军人的梦,但因为有强健的体魄,又有些武术基础,我的一生都喜欢打抱不平,看到街上、里弄里有打架的、争执的,我都会出头排解,遇到不听劝的朋友,还凶神恶煞地推搡我:“你是谁,要你多管闲事?”我便用有力的手臂阻挡他们,或者干脆抓住他们的手臂,让他们无法动弹,只好悻悻然地“歇搁”。

我至今已经七十了,这种脾性还改不了。有一次在饭店门口,一个年轻人借着酒劲发飙,我劝他,他恼怒地一把抓住我的领口,还出言不逊:“老棺材,侬想吃‘生活’?”我很自然地一个反手擒拿动作,拿住了他的手腕,往下一按,他疼得弯下腰去,还不住呻吟。我放开了他,教训他:“年轻人,不要目中无人!”

这家伙好像酒也醒了,客气了很多:“老爷叔,跟侬开开玩笑的!”说着,为我抚平被抓皱的衣领。我心里暗暗好笑,脑海里立马呈现出当年《海魂》中陈春官和窦二鹏痛扁美国水兵的场景,在心底里默默地向老一代的艺术家致敬:是你们塑造的英雄形象,影响了我,激励着我!谢谢你们!(周伟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