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花疏影

一夕惊变,小时候整日在一起嬉戏打闹的“三人组”,因小殊的离去而自动解体,留下两个心碎的人,默默地坚守着心底那份曾经的美好。那份最珍贵、最纯真的感情,历经十二年,没有随岁月流逝减淡半分,反而历久弥坚,沉甸甸的压在心头。因为深深懂得对方的痛,所以无需多言,他们执拗地守着这份默契,冷眼旁观朝局的风云变幻。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十二年,霓凰不但失去了她的林殊哥哥,还失去了父母双亲,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危难之中十七岁的霓凰全身缟素上了战场,大展神威歼敌无数,从此代弟统领南境,巾帼不让须眉,“云南穆府”威名赫赫,让南楚敌军闻风丧胆。可是这样的一位军事奇才,却让多疑的皇帝在京城内渐渐无法安枕。于是,打着关怀体恤的旗号,上演了一场“比武招亲”的戏码。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同样是十二年,景琰从东海带着“鸽子蛋大小”的珍珠回到京城,才发现金陵城内早已物是人非,有关祁王和赤焰的一切都成了禁忌,不能问,不能说,不能质疑。那个一身傲骨、宁折不弯,自幼受教于祁王哥哥门下的“直筒子”,那头与林家小殊私交甚好的“倔牛”,又如何能面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于是,十二年里,景琰活成了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换防回京,回府换装也不是,直接觐见也不是;一个掌管掖幽庭的太监,都敢当面顶撞奚落于他;皇兄例行公事的设宴请客,更是从来都没有他的份(当然,他也不屑于参加这样的宴会)。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在父皇眼里,累累战功远远及不上身边那两个斗得乌眼鸡一样的儿子的阿谀奉承。三十一岁还没有封亲王,与亲生母亲不能随意见面,稍有不慎就是降罪与斥责。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唯一原因,就是十二年前的那桩旧案,它像一根“横亘在父子之间的刺”一样,隔断了亲情,也隔开了彼此的信任。

景琰曾经说过,逝者英灵在上,我不想让他们也以为,我萧景琰最终低了头。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这是多么重的一句话!可想而知,这些年为了逝去的兄长和好友,景琰受过多少委屈,他又是如何艰难地守着心中那份坚定地信念,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祁王和赤焰军的清白,在风起云涌的朝局中孤独地一路前行。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同样是与祁王和林氏拥有极深的渊源,同样是不认可赤焰案的结论,但是穆王府和靖王比起来,却是万众瞩目风光无限,权力大得皇帝都不惜亲自出马张罗霓凰的婚事,这又是为什么呢?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因为霓凰懂得人情世故。

她知分寸,明进退,心中对林殊哥哥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却在夏冬问起时回答:我不知道,那时我还很小。早已下定决心不负昔日的婚约,却在皇帝赐婚时奉诏入京,积极配合,直到最后一刻战败所有的入围者,又将一道请罪折子递到御前,让皇帝挑不出半点毛病。英气勃勃、霁月光风的霓凰郡主,不仅有着极精准的“女人的直觉”,还有着超高的智商和情商,才能以一介女子之身,独立支撑云南穆府,保大梁南境多年安稳。

琅琊榜:从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为人处世之道

这样的女子,才是那位天才少年的良配吧?只可惜,人间炼狱,十二年后归来的那个人,已经再也无力背她回家了。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