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糖味:枫糖味又称烧焦糖味,是枫糖尿症的病人最常散发出的气味。枫糖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危害在于可毒害脑细胞,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引起病人智力显著减退。

烂苹果味:糖尿病病人病情严重时,大量脂肪在肝脏里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气息中带有丙酮,患者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烂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之一。

为什么患者身上会有这种味呢?

当一个人血糖超标,未加控制时,体内的脂肪分解,就会产生酮体,其中的α-酮戊二酸会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当呼出这种气味时,患者体内的酮体浓度已经非常高了,接近或达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水平,所以,如果出现这种味道,糖友们就要小心了,这是病情在恶化的征兆。这个阶段说明胰岛素分泌受到到了严重损害。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致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糖代谢异常或含糖食物摄入过少时,机体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获取能量,此时尿液和血液中出现酮体。大量酮体的产生和聚积,可使机体发生酸中毒,导致各种代谢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昏迷甚至死亡。

引起酮症酸中毒的诱因通常有以下6点:

1、急性感染

如: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炎、胆囊炎等疾病,均可加重糖尿病。据有关资料,因感染诱发酮症酸中毒者高达 37 %一 50 %。

2、治疗不当

酮症酸中毒者,常因胰岛素治疗中途突然终止,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新病人失于治疗时机,使高血糖得不到控制,引起高渗利尿,脱水,电解质紊乱而诱发酮症酸中毒者,此类原因占比约 21 %。

3、饮食失节

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糖尿病知识,饮食控制不严格,过食碳水化合物脂肪,营养过剩以及酗酒等引起高血糖。高血糖可促进脂肪加速分解和糖酵解,在代谢中因氧化不完全,而产生代谢性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则产生酮血症,因饮食失控而诱发DKA者约占10 %。

4、精神因素

患者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或高度紧张,或过度兴奋,或过于恼怒激动等。精神情绪的变化使神经兴奋性增强,尤其交感神经兴奋,分泌过多的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当脂肪分解大于合成,则出现酮症,严重者发生酮症酸中毒。

5、妊娠与分娩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同时体内与胰岛素相拮抗的性激素、生长激素以及绒毛促性腺激素等相应分泌增加,则引起血糖升高,尤其后期分娩时,因过度精神情绪紧张和疼痛等均可诱发血糖升高和酮体生成导致酮症酸中毒。

6、其他因素

患者可因较长时间服用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和苯妥英钠等药物。通过交感神经能作用,刺激脂肪分解,糖异生和酮体生成。尚有部分患者过度饥饿及无明显诱发因素而发生酮症酸中毒。

目前,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1.抗生素

感染常是本症的主要诱因,而酸中毒又常并发感染,即使找不到感染处,只要患者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即应予以抗生素治疗。

2.补液

必须快速补充足量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原则上先快后慢。可采用生理盐水,或洲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3.补充钾及碱性药物

在补液中应注意缺钾情况。酮症酸中毒时血钾总是低的,故一开始即可同时补钾。

4.补充胰岛素

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的严重缺乏,导致糖代谢异常,使机体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所以,补充胰岛素,是最关键的治疗方式。

目前,使用静脉连续滴注的方式,注射胰岛素,是医学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此外,为防止体内胰岛素匮乏,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在病情还没发展到如此严重程度的时候,食用“天然胰岛素”。

不少野生植物和蔬菜中,都含有“天然胰岛素”。这种方式,安全、无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多用“糖尿灵”(喜马拉雅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泡水喝,就能达到这个效果。糖尿灵,学名绿萝花,研究证明,它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种抑制剂,正是现在市场上30%降糖药的主要成分。

绿萝花也就是糖尿灵这种植物,虽然在云贵川等地均有分布,但属西藏喜马拉雅山上的药效最强。糖尿灵是藏族人的叫法,因为它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中医认为,绿萝花性微寒,能行气活血、抗菌消炎,可扩张血管,清除血液垃圾,治疗糖尿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