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分房终结房改启幕 从野蛮生长到黄金时代

巨变的开端,始于20年前一道闸口的打开。

1998年7月3日,一纸《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宣告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商品房“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

这次房改开启了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居民迁徙进程,带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人居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单位抢购住房分给职工,全国的地产库存尽数去化。

1998~2008年这十年,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房地产业粗放式经营的十年。从闸口放开到房地产市场走向繁荣,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史上,政策、人物、企业、市场,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

许倩丨文

1998年房改拉开时代巨幕

“赶上分房的末班车了吗?”这是1997年前后绝大多数中国人街谈巷议的话题,那一年,中国的住房改革正式上路。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市场出现了能源和钢铁的积压。当时还没有‘产能过剩’这个词,政府决定通过建经济适用房来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这就有了1998年的那份文件。”全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聂梅生这样描述房改的起因。

时钟拨回20年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泰国蔓延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东南亚经济一片萧条。受此影响,中国出口严重下降,库存猛增,消费萎缩。香港楼市首当其冲,海口等不少沿海城市也受到波及,“烂尾楼”大量出现,中国房地产行业濒临崩溃。

王石在他的回忆录《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记载,1997年11月的某一天,时任总理朱镕基来到深圳视察工作,当时还是万科总经理的王石受命进行企业汇报。那时万科已是一家房地产特征很明显的公司。王石对朱镕基说,“我不认为2到3年内,住宅行业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取消福利房分配制度呢?如果金融市场开放呢?消费信贷放开,还不行?”朱镕基连发三问,“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做成支柱产业”。

不久,这些都成为了现实。

23号文的祭出,宣布全国城镇从1998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全面开启了住宅商品化时代。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住房体制的改革,更是中国人居住生活方式的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30%,农村收入不到城市的1/3。

接着,199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引导下,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还出现了“零首付”购房盛况。

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住房贷款余额是426亿元,此后呈爆炸性增长,1999年达到1358亿元,2002年激增至8253亿元,2008年末达到2.98万亿元。

有人将1998年中国房地产业比喻为初生牛犊,只要给它吃草喂粮(制度改革),便能快速长个儿生力,下田耕地。2000~200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就是明证。

福利分房终结房改启幕 从野蛮生长到黄金时代

野蛮生长“黄金期”

1998年,对于房企来说亦是命运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一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熬不下去了,纷纷卖掉土地,退出市场。而下半年开始的取消福利分房、按揭贷款买房系列政策使得有效住房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

1999年3月北京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个人购房首次代替单位购房成为市场主流。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大量民营房地产开始焕发活力,房地产市场由国资统领的局面得到扭转。万科、合生创展、顺驰等大量民营房企获得第一轮快速发展,房企数量从房改前的2万户增加到2008年的8万户左右。

这个阶段,激情与混乱交融,暴利与风险共舞。

2000年8月,王石与万科管理层“卖掉”第一股东,迎接华润入主。用王石的话说是“为万科引进有实力的大股东”,并力争借此打通市场融资渠道。2001年起,万科开始新一轮的城市扩张和跨地域经营布局。2003年房地产业务扩展到全国19个城市。

2004年,合生创展成为我国房地产业首家年销售额破百亿的房企,“中国房地产界航空母舰”盛名由此得来。彼时,万科年销售额91.6亿元,碧桂园距离登陆港股还有三个春秋,恒大还在忙着产品升级换代。

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顺驰旋风般在全国跑马圈地,疯狂购进10多块土地,建筑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被冠以“天价制造者”的雅号。2003年,顺驰实现销售额45亿元。扩张速度过快,亦为2004年后顺驰深受楼市调控重创埋下隐患。

2003年,房地产行业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当年8月,国务院发布18号文件指出,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18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一时期房地产发展离不开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和消费能力的改变。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到世界经济分工之中,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化加快,GDP增速进入两位数时代。在此过程中,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从日常的吃穿消费升级到大宗商品、旅游、汽车等消费,住房改善普遍被提上家庭消费议程。

巨大的消费需求、政府驱动促使房地产业进入快速野蛮发展阶段。1998~2008年十年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年年增加,房价一路走高。数据显示,2004年起,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保持20%以上的同比增速,每年竣工面积达500万平方米,是1998年之前总和的1.5倍。2004~2008年间房地产销售规模年均增长13.5%。

福利分房终结房改启幕 从野蛮生长到黄金时代

楼市调控矛盾中反复

房价上涨过程中,滋生了炒房客的出现。据报道,2001年8月18日,第一个温州购房团共157人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温州炒房团逐渐形成规模效应,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狂飙。

在大量资金涌入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但这种过热局面亦引起监管层重视。真正意义上的调控始于2003年,那时恰逢我国住房改革5周年,房地产调控从扩张型转为紧缩型政策。

2003年6月,央行印发“121号文”,严控房地产开发贷、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等。首次推出了提高二套房贷首付、利率上浮等调控措施,全国房价上涨势头得到遏制,效果显著。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出于保增长的考虑,两个月后,国务院18号文件又提出,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修改成“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此文在当时被称为“中国房地产迎来新的春天”。

房价止跌反弹,调控再次祭出。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71号令”,要求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史称“8·31大限”。至此,土地出让由之前的协议出让改为招拍挂市场出让。此举是中央政府从土地供给上抑制房地产过热的又一举措。

但一路走来,房价丝毫没有止住上涨步伐。

2005年,国务院推出“国八条”,提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要求各地政府要重视房价调控,保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建设廉租房。但当年房价涨幅仍高达12%。

2006年国务院九部委颁布关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六条政策,称为“国六条”,首次提出90/70的户型政策,调控住房结构,加大中小套型比例,对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进行调整和规范。这一年,房价涨幅回落到6%。

2007年,北京商品房预售均价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2479元/平方米。央行、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商业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成,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严格控制开发贷。

“回顾2006、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越猛烈、越严厉,房价涨得就越凶猛。这是因为政策发挥作用有时滞效应,调控政策的效果显现需要一定时间。”有专家指出。

但没过多久,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再度来袭。住房消费又像1998年那样,被列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新一轮更猛烈的刺激政策转身又来。

十年一个轮回。房改十年,楼市调控又重回起点。

1998住房制度全面市场化出台《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宣布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住房分配货币化正式开始;以回龙观、天通苑等为代表的19个北京首批经济适用房项目亮相。1999积极开展个人消费贷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停止福利分房,进一步确定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大方向;积极开展个人消费贷款,延长个人住房贷款最长期限。2000调整住房租赁市场税收发布《关于调整住房租赁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减免营业税、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第一个房产测量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正式实施。2001温州炒房团席卷全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消化空置商品房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温州炒房团”席卷全国,政府开始整顿调控房地产;供需关系开始失衡,在这一年里,前3个月北京房价涨幅就达到97.3%。2002土地“招拍挂”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提供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具体操作方式,规定经营性用地出让必须经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开始从土地供应、住房结构、市场整顿等方面进行调控,房价涨幅减缓。2003121号文和18号文出台央行印发121号文,严控房地产开发贷、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地产行业进入冬季;国务院18号文明确提出,将房地产业定位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要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举行成立后的首次土拍,天津顺驰以9.05亿元土地拍卖价,改写北京土地市场价格标准。2004“8·31”大限国土资源部、监察部71号令要求从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银监会再次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规定建筑商不得为开发商垫资建楼,开发商开发项目自有资金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5%;央行10年来首次宣布上调存贷款利率,九年来首次加息,正式使用市场调节杠杆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2005“国八条”出台新老“国八条”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上升到政治高度;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个人买卖二手房,必须交纳个人税。2006税收信贷收紧“国六条”出台;“7090”政策被提出,从供应环节改善房地产供求关系,税收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建设部联合其他5部委下发171号文件《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被业内称为“外资限炒令”。2007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开始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对于贷款的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成,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严格控制银行开发贷,项目资本金不达到35%不给放贷,一直上涨高烧不退的房价立刻跳水,北上广深4大一线城市大量地产中介门店倒闭,房地产交易量价齐跌。

(此文章发表于中国房地产报1月7日16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