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几乎都遇到过自己的孩子生气发脾气,有的孩子有时还会大喊大叫,大声哭闹甚至无理取闹以示愤怒。

军军是个两岁半的宝宝,性子特别急,他想做什么,如果没有马上满足他就会大喊大叫。比如,他说要喝水,如果妈妈没有立即给他拿,他就会大哭,如果妈妈倒的水太热,他也会急得大喊大叫。

有一次吃橙子,需要用水果刀切开。妈妈去拿水果刀时,只是洗了一下刀上的脏东西,军军就发脾气把橙子摔在地上。

妈妈担心,这么小的年纪性子就这么急,长大了还不是个暴脾气,怎么跟周围人相处呢?

著名哲学家奥托.魏宁格是这样描述的:

当小孩子生气哭闹的时候,如果家长用驱赶和制止的方式来企图控制孩子愤怒的情绪,那么只会使消极的情绪与日俱增,长期弥漫。因为孩子一切哭闹的行为都只是为了证明一个想法,“我是对的。”

孩子从婴儿到成人,都会经历3个叛逆期,

第一个发生在2~3岁

第二个发生在7岁左右

第三个就是漫长的青春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数都会颠覆过去的乖巧和顺从,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有很多和过去不同的表现。

这些表现都会让你觉得很难忍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脾气问题就很有必要了。一起来看下这个视频中的爸爸是如何开导生气中的女儿控制自己情绪的吧,不妨来学习下~

耐心开导,暖心安慰,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同时,爸爸说的话也非常有道理的,情绪低迷的时候该如何正确地释放负能量很重要。

遇到宝宝发脾气的情况,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给予及时的疏导,安抚宝宝的情绪。

切不可看见宝宝哭闹,自己也勃然大怒。

01

接纳宝宝的情绪

如果宝宝不是天生比较急躁,那么发脾气可能是由于父母对待宝宝情绪的反应方式不当造成的。有的时候,宝宝发脾气是有理由的,比如,遭遇挫折了、被人误解了、受到不公平待遇了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宝宝发脾气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宝宝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只能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急躁、愤怒、伤心等情绪。

研究显示:

当孩子的感受被成人忽略或者否定时,他就会产生困惑或者愤怒的情绪。

在这些消极情绪的驱使下,孩子要么选择哭闹,要么就选择回避和大人的交流。

02

让孩子选择适当的方式宣泄

孩子发脾气也是释放情绪的一种自然方式。

孩子年纪还比较小,不可能像大人一样能够轻松地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家长切记不能孩子一发脾气,一哭,就让孩子“不许哭”,这是一种冷暴力,让孩子学会良性的发怒方式,选择适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才是正确的做法。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自己静静,画画,撕纸,写日记,打沙包枕头等等。

03

家长尽可能保持冷静,不要打骂

有时候孩子在外面发脾气,会让家长很生气很难为情,很容易打骂孩子。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而且别人会认为你很不会带孩子。

正确的方式是,不要打骂,也不要让他为所欲为,妈妈可以等情绪稍微平静一点再回来面对宝宝的情况。

妈妈只要陪在孩子身边,一遍观察宝宝一边分析情况,时候在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宝宝说:“你不高兴的时候,跟妈妈说为什么,妈妈会帮你的!”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

在《妈妈是超人》中安迪不愿意跟妈妈一起拍大头贴,黄圣依多次问“为什么”都得不到回应。

当时黄圣依并没有急躁,而是选择让安迪自己投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冷静,看着安迪一步一步走向投币口。

而这时,也换来了安迪说出不想拍照真正的原因:“你刚才弄疼了我的胳膊”。

黄圣依知道了安迪生气的原因之后,给儿子说了声:“对不起”,安迪接受了妈妈的道歉,终于同意投币,两个人又能快乐的拍照了。

孩子的心思其实是很细腻的,美国亲子教育学家,著名畅销书作者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曾说:亲子之间的根本问题,很多时候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发脾气在某一个阶段都是很正常的,作为家长不要过度的责骂,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变化,想想他发脾气的原因,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一谈,想办法安抚孩子并解决发脾气的原因,这样才是最明智的父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