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蓝色关注“广东好医生”,快速关注

在广府妈妈的汤料盒子里,除了淮山、杞子、薏米、沙参、玉竹等“清补凉”食材外,一般还会有一味茯苓。四四方方“细细粒”,白色或者浅灰色,没什么特殊味道,妈妈们甚至一般不强求孩子们吃掉作为汤渣的它。

善用厨房里的宝贝,健脾、利水、美容、增强免疫力...效果杠杠滴

看似没什么的存在感的茯苓,其实是已有上千年药用保健史的好东西。有约君请教省中医资深医师胡世云才知道,茯苓有健脾、利水、美容及增强免疫力四大养生功效,吃得瘦难,但可以吃着美呀!

茯苓:自古都有属于它的传奇

虽然不如人参、当归、鹿茸那么闻名,但其实茯苓也不是无名小辈哦,养生“江湖”里自古都有属于它的传奇。

传说慈禧太后是茯苓饼的忠实粉丝,直到晚年,还是很喜欢这种小点心,希望借助茯苓的肌肤润泽、延缓衰老的功能永葆青春、长生不老。据说茯苓饼是香山法海寺的老方丈向慈禧推荐的,在进献亲手制作的小圆饼时,老方丈告诉慈禧:人生在世不求仙,五谷百草保平安,茯苓饼有养生健身之奇效。

善用厨房里的宝贝,健脾、利水、美容、增强免疫力...效果杠杠滴

如果觉得这个传说不太靠谱,那唐宋八大家里的苏辙、苏轼二人联手传颂“茯苓传说”,你觉得如何?

苏东坡爱吃出了名,岭南荔枝、东坡红烧肉都因他而爆红至今,其实他还爱茯苓饼,甚至深谙制作之道。“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这是他留下来的制饼法。

与爱吃的哥哥苏轼相比,弟弟苏辙更钟爱茯苓。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咳嗽,这样的状况竟然一直持续到而立之年。

这时的苏辙开始学习养生之道,比如练气功、常服茯苓,不想到积弱的身体竟然一步步强壮起来。从此研究药物养生的苏辙,写下《服茯苓赋并引》一文。文中写道:“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则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茯苓还在古典名著里出现,甚至上了《红楼梦》第六十回的回目,即“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红楼梦》细细记载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滚开水将茯苓霜冲化、调匀,于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净含量约20克),其滋补效力最好。

医书多记载:茯苓列上品

也许会有人说,这些都是传说,不足为凭,那么,很多精典医书的记载,应该会让你对茯苓刮目相看。

善用厨房里的宝贝,健脾、利水、美容、增强免疫力...效果杠杠滴

《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本草纲目》言其“主胸胁逆气,忧患惊邪恐悸”。

《名医别录》言其“益气力,保神守中”。

《药性论》言其“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尤其推荐茯苓药疗食用,除了介绍茯苓粥外,还介绍了茯苓馄饨的做法:

黄雌鸡肉四两,茯苓末二两,白面六两,做成馄饨,入豉汁煮食,三五次可治疗“噎食不通”。

其后的医家发现,李时珍这个方子,实际上源于《奉亲养老书》记载,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原来它健脾利水健身美容都行

据胡世云介绍,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三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总结来说——

就是茯苓有健脾、利水、美容以及增强免疫力(健身)等四大养生功效。

善用厨房里的宝贝,健脾、利水、美容、增强免疫力...效果杠杠滴

首先,对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来说,茯苓有扶脾益气的作用。《红楼梦》所记食谱“茯苓牛奶霜”,将茯苓与牛奶同食,具养心、安神的食疗功效。

其次,茯苓可利水。它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抑制肾小管的重复吸收,具有利尿作用,对健肾有利。

第三,茯苓算得上是美容上品,可以净面、养颜,能除去黑色素。

还得再提“茯苓牛奶霜”,将茯苓与牛奶搭配食用,可以增强彼此的食疗功效,牛奶可使茯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茯苓也能促进牛奶中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两者“相辅相成”,是相当不错的美颜之物。

第四,茯苓可健身,因为茯苓中含有大量人体极易吸收的多糖物质,能增强免疫力,非常适合久病、体弱的人食用。

此外,茯苓中的齿孔酸,还是合成脑体药物的重要原料。

教你识茯苓

很多人可能跟有约君一样,是从妈妈的汤料盒里认识的茯苓,四四方方“细细粒”,白色或者浅灰色,但其实它已经是“茯苓制品”。

茯苓,别名白茯苓、茯露、松苓等,是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球形菌核,常常寄生在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根部,菌核直径一般可达10-30公分,李商隐写过“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刚采收的鲜茯苓质软,真干燥后变硬,表面深褐近黑色,披着多皱纹的皮壳,内部呈粉粒状,白色或者淡红色,有红筋。

依附于松根而生者称为茯苓,抱附于松根而生者称为茯神。之所以特别说这个,是因为“茯神”带着松根,安神利水作用较强,治疗心悸健忘,小便不利;也有专门用“茯神木”,即“茯神”中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于治疗心区憋闷、失眠等。

茯苓是山区原始森林中的特殊资源,主产地在云南、湖北、安徽、贵州、四川等地,其中以云南所产的茯苓最好,称为云苓。

教你用茯苓

说茯苓,说的是一个整体,但其实药用茯苓需要区分它的不同部位、功能。

茯苓皮,为茯苓的黑色外皮,其利水作用较好,用于治疗水肿、小便短赤。

赤茯苓,为茯苓皮层下赤色的部分,利湿作用强,治疗小便黄赤,尿涩痛。

茯神,抱附松根而生的茯苓,安神利水作用较强,治疗心悸健忘,小便不利。

茯神木,被茯神抱附而生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于治疗心区憋闷、失眠等。

不过,一般老百姓用于药膳、食疗用茯苓,多数是炮制过的,将鲜茯苓去皮、磨浆,晒成白色的粉末。这种白色的茯苓粉末色如白霜,质地细腻,因而得名“茯苓霜”。而我们多见到的茯苓颗粒,比霜更易携带和使用了。

服用茯苓粉,可用牛奶或滚开水将它冲化、调匀,每天晨起吃约净含量20克,滋补和健脾的效力最好。也可制成茯苓饼,就是用茯苓细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适量,调成糊状,再以微火在平底锅里烙成极薄的饼,经常吃,试一下苏轼所说“长吃茯苓,面若处子”的美容功效。

明代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也很容易操作,“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

可以用茯苓粉自制“茯苓鸡肉馄饨”,对付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制作方法: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将茯苓粉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进行烹煮就能够食用。

老人还可经常用白茯苓粉与粳米同煮粥服用,有养生健身之效。

特别提醒:虚寒体质者别碰茯苓

胡世云特别提醒,尽管茯苓可药食两用,仍有一些食用禁忌,比如不宜与某些中药一起使用。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家校健康APP,为您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