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我们去靖江吃刀鱼,饭后住到江阴,晚上在洋气的HB喝啤酒

你可别以为这是山寨的HB,这是正儿八经的德国原版引进,全套德国酿酒设备、全套德国面包及香肠设备,早在2003年就开了,凑巧我参加过开业典礼。当时江阴已经有德国工程师,HB成了他们吃饭喝酒的首选地,相当于我们在国外去中国馆子吃碗面

这次来江阴我们要吃碗面,吃碗长寿面。前年我去吃过,一直念念不忘,一代宗师杜月笙说过:面面不忘,必有回响。所以这次带朋友们去吃一趟。所谓长寿面,并不是过生日吃的寿面,而是江阴市周庄镇长寿村的面。这个周庄并不是上海人民熟悉的苏州周庄,而是江阴下辖的一个镇

也不知从几时开始,长寿村的面出名了,村里主干道云顾路上密密麻麻开了几十家面馆,名字都叫长寿面。我第一次来时在各个店门口张望,最终选择了这家,事实证明没找错,所以这次还是这家

刚过中午11点,店堂里已经全是人。按照这里的吃法,是先到敞开式柜台排队选菜,像单位食堂一样,各种冷热荤素都有,自己端菜落座、叫面。有些热门的菜早早会被抢光,所以店堂里的气氛颇有几分紧张,基本赶得上当年在证券所里抢认购证,让你买到就算不错

附近村民们熟门熟路,干脆利落就选好了小菜端走,初次登门的外乡人难免有几分迟疑,还有人会问这问那,对不起,老板可没耐心跟你解释,你不要的话自然会有别人要,所以老板基本负责催,惜字如金节奏铿锵江阴嘻哈:要啥?几个?还要啥?哟哟要吃几个,哟哟几个切克闹

我们有八个人,所以我有足够底气跟老板说:全都要,这些菜我全都要一份!老板这时才正眼看了看我,本以为他会说句客气话,但老板开口说的是:要了不能退的!好吧我们不会退,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我们全部吃掉,不退。其实也没多少嘛,你们自己看看,八个人吃这些是不是狠正常?看在我们人多的份上,老板让我们上二楼坐了小包房。吃面还有包房你见过么?

长寿面的吃法是先来一轮凉菜,喝酒吃菜,我看店里满满的都是当地村民在吃喝,这才中午11点多,典型的江阴Brunch。马兰香干可清新了,堪比洋气Brunch的蔬菜色拉

咸水河虾是江南人所爱,不剪须,嫩嫩弹弹

白斩鸡是抢手货之一,有真正的鸡味,我们吃了第一口就马上补货,却已来不及,卖光了

糖醋小排骨转到我面前时只剩最后一块,当地偏甜口味,我没拍到遗照。下图是带筋的酱牛肉,下酒也是颇好

大肠干干净净,不是卤水,而是农村家常烧法。相比之下白切猪肚就不够厚实,估计成本问题没采购更好的食材

服务员多数是当地人,看我们吃菜飞快,就递上菜单说:还可以点热炒。我一眼看到中间有个“油胚”,我只晓得五作胚,不晓得啥是油胚,就问这是什么,店阿姨说:油胚就是油胚,好吃的!

先来个蚕豆,这在江南春季蔬菜中能排最受欢迎前三吧?

我还点了菜单上的“时件”,南北方朋友看了“时件”都一头雾水,其实就是鸡杂,我猜原字是“什件”,还挺文雅的,写着写着就成了“时件”。通常一家卖白斩鸡的店里的鸡杂不会差,因为每天都有新鲜材料,新鲜鸡杂和超市里的冰冻货完全是两个物种。果然,这家的炒鸡杂非常好

洋葱猪肝就一般

油胚上桌,大家恍然大悟,就是油面筋塞肉。可别小看了这个油胚,江阴人刘半农为油面筋写过诗文,在他的 《瓦釜集·第二歌》中说:我做出白笃笃格豆腐来好比姐倪格手,我做出油胚百叶来好供佛勒好斋天。也许年轻人不晓得刘半农是谁,但你也许听说过一首民国时代著名的白话情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刘半农的作品;如果这首诗也没听过,那你也许听过刘半农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刘半农还把留学生比作油面筋,说: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意思是说,留洋镀金回来就高人一等了,就像面筋在油锅里滚滚就变大了

冷菜热菜吃罢,江阴Brunch进入主食阶段,我们在门口看到有阿姨在包馄饨,就想点碗馄饨,阿姨说,这里都是鸡馄饨,一锅的。点来一看,哦册那就是一锅黄澄澄油亮亮香喷喷的鸡汤里飘着几个馄饨,嗲。别怕这些鸡油,你能吃得下说明你身心健康,你看病怏怏满肚子酸水的林妹妹吃得下鸡汤么?但里外一把抓的女强人王熙凤一人能吃一锅

这才叫鸡汤馄饨,有鸡、有汤、有馄饨。在这锅鸡汤馄饨面前,其他的鸡汤馄饨请自动解散,谢谢

在面馆里吃了大半个钟头,终于轮到主角登场:红汤汤面,滚烫的酱油猪油汤底,撒上一把青蒜叶子,以及当地压制的鲜切面,嗲

也可以点拌面,把剩菜的汁水倒点进去拌一拌,更香

吃完埋单,一桌八个人四百块,人均50元吃了顿江阴Brunch,吃得舒舒服服。江南富庶,江阴更是,普通村民也常来面馆点几个菜喝口酒吃碗面,这才是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是地主陆,带你们吃喝玩乐的地主陆

微信号:dizhuluwe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