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气温不稳定,3岁的桐桐一会儿脱衣一会儿穿衣,有些感冒了,一开始只是有些流鼻涕,妈妈喂了些白开水,下午的时候桐桐开始发热38.5℃,妈妈给桐桐喂了点美林,烧退了些,但是到晚上又开始发热39.5℃,一家人不放心赶紧带着桐桐去医院,出门的时候奶奶又给桐桐拿了个包被包在身上。到医院后值班医生先给桐桐量体温,跟桐桐家人说:桐桐包的太多了,把被子拿了给孩子散散热。桐桐妈妈把包着的被子解开了。

过了还没两分钟,桐桐便全身颤抖、四肢抽搐、两眼上翻,脸上发紫,牙关紧闭,嘴巴里吐出少量白沫,医生说:不好,孩子热度过高,发生热性惊厥了。赶紧让桐桐妈妈把桐桐平放在检查床上,松开衣领,立即给桐桐抢救。此时一旁的奶奶赶紧把被子又给桐桐盖上,嘴巴里嘟囔着肯定是把被子给拿了把孩子冻着了才会这样的。医生听后怒了:“你们这样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热度散不了,才发生了惊厥,而且出汗太多的话,孩子还有可能发生低血压休克的,你们这样会害了孩子的!”大概过了3分钟,经过抢救桐桐缓了过来。如果晚来医院,在家里或者路上发生热惊厥,后果不堪设想,桐桐一家人想想就后怕。经过治疗退热后,一家人才安心的带着桐桐回家了。

热性惊厥,是指发生在生后3月~5岁儿童,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并且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发惊厥的任何其他急性病,既往也没有无热发作史。热性惊厥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全身僵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凝视或上翻,面色青紫等,多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自行终止。

孩子热度不高时,可以在家护理,不要给孩子捂太多,给孩子物理降温,比如头额部冷湿敷,头枕冰袋,温水擦浴等。热度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