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父无犬子,东晋时期的王述和儿子王坦之就是这样一对父子。父亲王述是直脾气,有什么说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儿子王坦之虽然不像父亲那样,却也是一个一心为国的人。

王述和王坦之最出名的,是父子俩的感情非常好。王坦之从小备受父亲疼爱,长大了,做了官,自己女儿都到了婚嫁年龄,还被父亲抱着坐于腿上。因此,世人称呼他为“膝上王文度”。

一个很怕死的人,为什么还敢撕了简文帝的遗嘱,而简文帝还很欣慰

有一次,桓温替自己的儿子向王坦之的女儿求婚,王坦之答应回去和父亲商量一下。回到家里,王述照旧把王坦之抱在膝上。王坦之讲了桓温向自己女儿求婚的事。王述一把把王坦之从膝盖上推开,训斥他,你脑子进水了,怎么能把女儿嫁给一个兵家子!那时,桓温手握重兵,但王述看不上他,根本不想和他扯上关系。

一个很怕死的人,为什么还敢撕了简文帝的遗嘱,而简文帝还很欣慰

王坦之找了个理由回绝了桓温。桓温知道了,这是老爷子王述不答应。不过,后来桓温的女儿还是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当然,大族联姻在那个时候很正常。

公元372年,简文帝司马昱病重。临终前,下诏让大司马桓温按照周公摄政的旧历管理国家事务,还效仿刘备托孤的例子,说“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这道诏书先到了王坦之手里,他看了非常生气。桓温不是诸葛亮,他本来就有谋逆之心,这皇上这么做,不是正中他的下怀吗?王坦之生气地拿着诏书走到内殿,当着司马昱的面把诏书撕掉了。

一个很怕死的人,为什么还敢撕了简文帝的遗嘱,而简文帝还很欣慰

司马昱叹一口气,说,晋室天下,只不过是因好运意外获得的,你又何必如此不甘心呢。

王坦之郑重其事地说,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司马懿)和晋元帝(司马睿)建立的,你怎么能把它随便送给别人呢?

司马昱不说话了。不过,他内心还是很欣慰,甚至有些感激王坦之。他马上修改诏书,让桓温仿效诸葛亮和王导辅政。

一个很怕死的人,为什么还敢撕了简文帝的遗嘱,而简文帝还很欣慰

从这几件事上来看,如果你以为王坦之不怕死,那么,你错了。王坦之很怕死。在桓温带兵进京的时候,谢安和王坦之带着百官在新亭迎接。桓温设下伏兵,打算趁机杀了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宴会上,神色慌张,汗流浃背,紧张地不得了。和他同行的谢安却很镇定,并一语道破桓温的阴谋,桓温只好笑着撤去伏兵。

一个很怕死的人,竟然一把撕了简文帝司马昱的遗嘱,而简文帝竟然还很感激他。怪不得谢安说王坦之,“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

一个很怕死的人,为什么还敢撕了简文帝的遗嘱,而简文帝还很欣慰

公元375年,王坦之因病去逝,年仅四十六岁。临终前,他还和谢安等人互通书信,书信的内容都是关于国家的事。一个到死都惦记着国家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