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展】杜黄新村“C位出道”,凭实力成为乡村治理的“新星”

乡村问题老生常谈

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怎么搞?

枫桥镇杜黄新村交出的这份答卷

应该可以给个五星好评!

村里土地收益飙升

农业兴则百业兴。枫桥镇杜黄新村是个大村,有2300多人,耕地2300多亩,并在今年入围浙江省“100个最美田园”参选名单,创建区连片水田1000亩,已先后投资580余万元,建设并认定为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完成农机三中心建设,承担着保障全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担。

目前,创建区内水田平整、水利设施完善、排灌沟渠畅通;田间道路成网,主机耕路4-5米,支机耕路3米,机耕路面硬化,中型客车可直接到达。拥有960平方米的农机三中心管理用房,配套智能化育秧中心、育秧炼苗大棚及耕田机、撒肥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植保机械等各类生产设施。

有什么样的态度,才能有什么样的作为。2013年开始,杜黄新村逐渐形成了村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统一发包,种粮大户统一经营种植,“稻-稻”、“稻-油”两熟制生产形式,镇、村干部齐心协力,杜黄新村修好了灌溉渠,土地流转了2000多亩。

同时,因整村流转,土地连片成块,杜黄新村的土地越来越值钱,价格节节攀升。据了解,杜黄新村的土地流转费用从当初的一亩300元涨到了一亩1300元,荒田面貌焕然一新。土地整村流转,收益翻了四倍,就这样,杜黄新村成了绍兴乡村治理的“新星”,村人气值直线拉升。

村民创意别出心裁

乡村振兴第一步是让乡村焕发美。杜黄新村有一条800米长的绿色景观长廊(夏天彩色瓜果),是绍兴市十大美丽田园现代高效农业园乡村旅游点之一,更是村里的一道人气风景线。长廊内有北瓜、冬瓜、南瓜、西瓜、丝瓜、黄瓜、葫芦等具有食用、观赏价值的蔬果,其中观赏北瓜上还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据村民描述,种下“东南西北”瓜,一是寓意乡村生活顶呱呱,二是欢迎四方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把新时代发展理念刻在瓜果上,正是村民的创意。村民别出心裁,根据瓜的长势,刻上了字,比如“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创新”“爱农村”……原本普通的瓜,长成了“有文化的瓜”,充满时代气息,传递满满的正能量。而且,村里刚刚补种了北瓜苗,这道风景一直可以美到9月份~

135

田野上“织”起瓜果观光廊,不仅引来了人气,还育出了新风尚,明年,杜黄新村将扩大种植规模,让瓜果廊不仅吸引人气,更吸金。同时,为了助推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长廊旁边一块空土地上,挖掘机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预计到今年年底,杜黄新村会在这里建成一个农庄,游客可以在这里摘瓜、钓鱼,感受乡村的田园生活。

乡村建设双管齐下

为了配合精品村创建工作,村里今年对田园周边实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淤泥河道,配套了不同类型的景观砌石,在绿色景观长廊周边还配套了100亩塘耦荷花;种植500亩金黄色油菜花景观带,配套稻草人“耕牛”“大象”“美人鱼”“写生”等造型;开展农村绿肥田柯鱼农旅活动,种植彩色稻构建“笑脸”“欢迎”图案、字样;开放育秧插秧、麻糍节等参与体验活动;应用西瓜--单季晚稻、油菜--单季晚稻等粮经轮作、水旱轮作等“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利用美丽田园创建载体,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6月,杜黄新村成为国家现代农业园风情线观光点,全国各地考察团、观光团接踵而来。7月初以来,杜黄新村已接待考察团不下20批,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大城市的农村工作考察团纷纷来此借鉴学习“治理经”。

2019年,杜黄新村要积极争创3A村建设,打造农业旅游休闲基地。

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中

杜黄新村便是其中一个优秀案例

这样的乡村旅游生活

任谁都会心生向往

……

来源:枫桥镇 | 供稿:王卓瑞

审核:张幼华

责任编辑:骆依婷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