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观察者网李东尧】今年1月,印度政府为保护本国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决定在进口激增阶段对进口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征收70%的保护税。印度政府还承认,印度制造的此类产品特别是与中国制造相比没有竞争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11日文章称,印度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保护主义措施可以理解,但印度总理莫迪政府选错了目标”。文章称,在印度制造业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却变成了保护“关系户”与效率低下而不是有能力和经济理性的人。

文章写道,地处内陆的印度北方邦东部与比哈尔邦,对此表示乐观的理由很少。过去30年时间里,这片平原地带上火车的行驶速度几乎没有提升,许多道路设施也变得更加糟糕。这里工作机会稀少,失业的年轻人随处可见。而一些地方灌溉渠蒸发的速度却已经放缓,多亏了上面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庄第一次有了电力供应。

文章称,与北方邦接壤的德里,正受到使用煤炭这些非清洁能源而造成空气污染问题的困扰。这种情况下,印度发展太阳能则被视为一项十分成功的举措。

《金融时报》认为,尽管太阳能的定价并不一定能够精确地估算成本,但与燃煤发电相比,太阳能正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至少在1月份之前情况是这样。

今年1月,莫迪政府却宣布计划对从多个国家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70%的关税,其实主要是针对中国。事实上,除少数例外,印度几乎没有自己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而莫迪大肆吹嘘的“印度制造”也并未真正出现,因此印度采取最新的保护主义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文章指出,从历史上看,制造业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式。为吸收离开农村的年轻人,印度需要每月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印度政府去年停止公布数据之前,印度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远不足100万,而且其中许多属于低端服务岗位。

文章还称,印度执政的人民党(BJP)与反对派国大党(Congress party)长期以来因自身缺乏制造业竞争力而指责中国。试图把重点放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是没有意义的。考虑到充裕的劳动力与高昂的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印度所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不是资金密集型。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成本很高,也根本不需要大量工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