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葉少飛】越南訪古記:古螺城安陽王祠

因桂堂先生《大越通史》版本複雜,2017年12月14日清晨我到漢喃研究院查閱核對相關文獻,先去拜見業師丁克順教授,報告黎貴惇研究的情況,老師一番叮囑,隨後去找師姐阮金芒博士,見陳仲洋博士和杜氏碧選博士正飲茶高論,邀入坐下,陳博士倒茶相請,是越南產的菊花綠茶,菊花味淡而茶氣甚重,杜氏碧選博士詢問博士論文的寫作情況,接著說陳繼華博士的越南語超好,且又用功,每日均在圖書館苦讀。告別兩位之後,到圖書館果然見到陳博士正手不釋卷,現在研究阮朝北部地名專題。《阮文喧全集》中收入《京北行政地理》原文,我複印了一份向陳博士獻寶。自2012年11月26日在河內越南學國際會議上認識陳繼華博士,驚歎其越南語和英語之佳妙,倏然五載,年如流水,多次從而問學。

安陽王祠外景 黃宗鼎攝

漢喃研究院是研究越南歷史文化學者的必到之地。圖書館第一排坐了一位身 形高大的男士,亦舉策捧卷。中午閉館時,陳博士介紹這位是台灣來的黃宗鼎博士,邀約一起午餐。黃博士介紹自己研究阮朝對外關係,近來關注阮朝自己的華夷秩序和周邊國家的邦交。餐後陳繼華博士返回繼續翻譯吳德壽教授的《越南歷代避諱字研究》專著,造福學界。我須繼續查閱版本,遂與黃博士敘談。同道之人,所涉話題甚多,黃博士有位師弟褚廷福博士從台灣學成歸來,家住東英縣,邀請前往參觀古螺城,黃博士遂邀我次日一同前往。我研究越南古史起源,知曉古螺城定與安陽王相關,尚未去過。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東英縣古螺城出土過一件刻銘文銅鼓,我曾根據拓片撰文研究,亦欲一見真面目,心下十分樂意。

安陽王祠前雕龍

15日下午,黃、陳兩位博士和我三人一同前往東英縣。經過一片秀水環繞的稻田之後,褚廷福博士已在安陽王祠門口等候多時,眾人介紹寒暄,在古螺城遺址保護中心工作的褚博士的大學同班同學阿慶領眾人進入祠宇。祠前雕龍甚是氣派,龍鬚成螺旋狀,似應螺形。

金龜與神弩

雄王、安陽王是越南古史中的大事,雄王現已尊奉為國祖,安陽王歷史上各代王朝也有封贈。安陽王祠建立數百年,已經成為當地民間信仰的代表,其故事文本多根據《嶺南摭怪·金龜傳》進行闡釋,并與《大越史記全書·鴻龐紀》的記載交互演繹,已然深入人心。祠中聯、匾多根據兩書內容而來,安陽王筑螺城,金爪神弩是其中的重點,果然在殿中供奉一部弩。因是冬季,祠中遊人較少。褚博士帶領我們看完神殿,即引眾人至碑亭。

筆者看碑

碑亭中間有一座四面方碑,碑文記錄歷代對安陽王的封贈和本地的奉祀,時間在永盛十三年(1717),距今恰好三百年。又有數通小碑記錄祀田及修造、重建祠宇之事,內容十分豐富,碑刻拓片漢喃研究院均有收藏。四面方碑是十五、六世紀在越南逐漸興起的碑刻形式,此是我所見最高大的一座。一大四小五碑以及與碑亭的關係尚待探索。

黃宗鼎博士看碑

看罷碑刻轉出祠宇,門前三根方柱引起我的注意,湊近一看,驚歎竟有刻字,乃是本地村社民眾所進,時間在永佑二年(1736)。安陽王祠已然成為官民共祀的地方神祗。

安陽王祠前玉井

隨後褚博士邀約大家合照,背景為祠前的水景,并特意指出水中的圓圈為玉井,即趙佗之子仲始攜妻媚珠公主所沉之處。安陽王與南越王的征戰夾入淒美的愛情故事,亦令後人悽愴難忘。

從左至右:褚廷福、黃宗鼎、陳繼華、葉少飛

褚博士帶大家前往古螺城遺址博物館。陳繼華博士此行有一明確目的,即尋訪雎鳩村,他研究阮朝地名的詩經因素,於此特別關注。因地遠無車,褚博士遂騎摩托車載者他去。我和黃博士即留此參觀。館內陳列發掘的磚石構件等,亦有古代的箭簇和弩機等兵器。二樓居中陳列一面銅鼓,但隔著玻璃展櫃不能湊近查看是否為銘文銅鼓,再看標牌卻是複製品。

古螺城遺址保護中心外景

青銅弩機

青銅箭簇

銅鼓複製品

從展覽館中出來,看到對面有座廟,即信步走去,觀廟外裝飾和建築,可知是新建,入內拜神觀看匾聯,是安陽王時期的神人皋魯,廟祝邀請我們二人坐下喝茶,開始講述皋魯輔佐安陽王的故事,介紹媚珠公主,指引公主廟即在殿后。我們告謝之後,來到媚珠廟前,規模頗大。

皋魯廟

媚珠廟外景

媚珠廟內景

媚珠廟懸匾,成泰癸卯(1903)春

媚珠廟內古樹參天,但建築頗新,似為後來重建,懸匾富麗堂皇,為成泰時期所進,算來也有百年歷史了。我問廟祝可有碑刻,回答此地沒有,須到安陽王祠。廟后有尼庵一座,極為幽靜,名寶山寺,殿內尼師正在誦經。

寶山寺

安陽王、皋魯、仲始、媚珠從秦漢之際的神話傳說中走入了後世的信仰生活,流傳至今,與這裡的人民生生相伴。

轉到回來的路上,我和黃博士在皋魯廟前的大樹下喝紅牛等陳博士,須臾即來,展示自己的成果,“雎鳩村”名稱未變,但本地人對漢字名的掌握已經不夠準確了。褚博士見天色不早,遂招呼大家吃本地特產瑤柱粥,有小油條和鹽漬小茄子,極有風味。

雎鳩村 陳繼華攝

瑤柱粥 黃宗鼎攝

阿慶下班過來,褚博士邀請大家去吃牛肉火鍋,上了一盤本地特產水芹菜炒米粉。褚博士和阿慶是河內人文社科大學歷史系的同學好基友,一個從事文化遺產保護,一個從事歷史研究,也是學有所用。黃宗鼎博士次日回國,大家頻頻舉杯,為黃宗鼎博士送行,山高水長,來日再見。餐後返回河內,已是華燈初上了。

作者 :叶少飞,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学院副教授,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越南史学思想与史学史。

越南历史研究第五十八期

编辑:邓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