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被称为老人第三大杀手

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可以用“三多”来形容帕金森病——“聪明人得的多,中国人得的多,病的症状非常多。”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弛缓和步态异常,同时可伴有抑郁焦虑、睡眠紊乱、便秘、多汗、肢体麻木、疼痛、嗅觉障碍等表现。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后导致神经递质紊乱所致。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上也是神经科医生经常用的概念,它的临床表现和帕金森病类似,但是不同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都有明确的病因,如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另外一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可以有帕金森病样表现,比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初通过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多数患者数年内都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5类高发人群

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65岁以上发病明显增多。

脑力劳动负担重的人是高发人群。不到40岁“年轻患者”中,性格急躁、压力大是很多人共性。

脑外伤,包括突发意外或频繁受到轻微的撞击。

经常使用、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用品的人。

即遗传因素,直系亲属患有此病,患病风险增加4%-9%。

怎么治疗?

怎么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延缓病程发展,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

药物治疗是目前帕金森病治疗的关键,通过维持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助于改善症状。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合理搭配各类药物,做个性化治疗。

2手术

神经核团毁损术,如丘脑、苍白球切开术等;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又称脑起搏器。手术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手术后仍需要服用药物治疗。

3运动

早期的帕金森患者可以做做慢运动,比如太极就很好,能帮助患者恢复平衡稳定能力。缓慢柔和的动作,可以使人的微循环得以扩张,使人体得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

如何预防?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变性所致,我们无法有效预防,但是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一些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诱因。

1

防治脑动脉硬化,合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

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贡等;

3

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

发现老年人有手抖、动作迟缓、肢体僵硬等情况是及时到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综合自:浙大一院神经内科、人民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科普指导:浙大一院神经内科 周佳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