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的脖子突然歪了怎么办?

小儿斜颈之一:寰枢椎半脱位

在小儿骨科急诊室,下面这一幕时常发生:

诊室里匆匆跑来一位家长:

Q:“医生,我们家孩子五岁了,今天脖子突然歪了,不敢动、一动就疼,这孩子是什么问题啊?是落枕吗?严重吗?该怎么办呢?”

A:这其实是最可能是发生了寰枢椎半脱位,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儿斜颈的原因之一:寰枢椎半脱位。

Q:孩子脖子突然歪了是什么原因呢?

A:最常见的原因是寰枢椎半脱位,也称:寰枢椎旋转性移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placement,AARD),是较常见的儿童颈部畸形,常发生于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可能由于咽部的炎症水肿,导致寰枢椎周围韧带软组织松弛,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Q:寰枢椎半脱位是我们常说的落枕吗?

A:不是。落枕是由于肩颈部肌肉的紧张、痉挛而引起颈部僵硬不适症状的俗称,最常累及的是肩胛提肌。一般通过休息和适当的按摩可以自行恢复,并不伴有颈椎椎体的病理性改变。

Q:对于孩子来说,寰枢椎真的会这么容易脱位吗?那不是很危险!?

A:正常人在每次转头时,寰枢椎都会出现半脱位的情况,但是当头转正时,寰枢椎会自动归位。如果发生周围软组织炎症、韧带松弛或其他原因,造成半脱位的寰枢椎无法正常归位,始终处于半脱位状态,那么真正的寰枢椎半脱位就发生了。因此,大部分的寰枢椎半脱位是处于生理允许的位置,并不会引起脊髓压迫的危险。但是,寰枢椎半脱位必须得到及时的治疗,否则无法自行复位,慢性的半脱位还可能造成骨的继发畸形。

正常的寰枢椎旋转,也会发生轻度的关节半脱位

慢性脱位,未及时治疗,重建CT可看到枢椎右侧关节面继发的骨性改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可以从上颈部的解剖和正常的生理运动机制分析:

1.寰枢椎是颈椎的第一节和第二节部分,上方是枕骨,与下方3-7节颈椎形态不同的是,寰枢椎有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寰椎没有椎体,寰枢椎关节近似于双凹面的关节,关节方向水平,这些都有利于寰椎围绕枢椎的齿状突做较大幅度的旋转动作。

2.颈部的活动范围颈椎可以向左右旋转各80度,其中70%来自于寰枢椎关节。

3.寰枢椎的韧带维持和限制寰枢椎旋转的有两个重要韧带:分别是齿状突后方的横行韧带(transverse ligament)和齿状突两侧的翼状韧带(alar ligament)。

4.正常的寰枢椎旋转运动方式颈椎的旋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寰椎旋转期。转头时最初的23度单纯来自寰椎的旋转;第二阶段:协同旋转期。翼状韧带开始紧张,寰枢椎共同旋转,寰椎的旋转程度仍大于枢椎的旋转程度;第三阶段:翼状韧带完全绷紧,进一步的旋转完全靠下颈椎提供。

5.寰枢椎半脱位后的旋转运动通过颈椎动态CT可以看到,寰椎左侧半脱位,头转向左侧半脱位明显,当头转向右侧后,脱位仍无法复位(如下图)。

Q: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颈椎动态CT?

A:颈椎动态CT可以最直观的判断寰枢椎半脱位,主要用于慢性脱位治疗时对复位的判断。对于急性的寰枢椎半脱位,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可以通过问诊及查体就能作出初步诊断。

Q:寰枢椎半脱位一般有哪些临床表现?

A:望诊可发现患儿表现为头转向健侧和向患侧的倾斜,类似于知更鸟找小虫的时候,歪头倾听的样子,因此又称为知更鸟畸形(Cock Robin deformity)。触诊可发现对侧的胸锁乳突肌呈保护性紧张,这和先天性肌性斜颈恰恰相反。颈椎旋转活动度异常,转向健侧的活动度基本正常,而向患侧转头则明显受限。

Q:还需要其他辅助检查吗?

A:可以拍摄颈椎侧位及开口位X片。侧位片主要看寰齿间隙(atlanto-dens interval, ADI),正常成人<3mm,儿童因为有软骨的存在,正常<5mm,如果ADI增大,提示有寰枢椎不稳定,或增加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片。大部分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横行韧带完整,ADI正常。开口位X片可以看到寰枢椎的位置关系变化。

颈椎开口位,可看到寰枢椎位置的异常

寰齿间隙(atlanto-dens interval, ADI)

Q: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如何治疗呢?

A:主要依据就诊的时间决定治疗方式。

1.对于急性期发现的寰枢椎半脱位,首先,如果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因,应予积极治疗;脱位则给予佩戴颈托治疗,一般1周以内即可完全恢复。如果颈托治疗一周后无法复位,需住院行牵引复位治疗。

2.如果延误治疗超过1周,往往需要住院进行枕颌吊带牵引(Halter traction)治疗。

3.延误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儿,属于慢性脱位。治疗往往需要进行骨牵引(Halo traction)复位,复位后采用头颈胸外固定(Halo vest)3个月。对于仍不能复位的半脱位,则需要手术治疗,行寰枢椎融合。

Q:还有其他类型的寰枢椎半脱位吗?

A:Fielding-Hawkins将寰枢椎半脱位分为4型,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属于I型。II型、III型和IV型可能伴有横行韧带的断裂,有损伤到脊髓的风险。

Q:寰枢椎融合手术的方式有哪些?

A:几乎所有的急性环枢椎半脱位(Hawkin I型)通过早期的保守治疗,都能够痊愈。对于极少数伴随神经症状或因为治疗延迟导致的保守治疗失败病例,可能需要融合手术治疗。可采用颈椎后路植骨融合+halo背心外固定。后路植骨融合的方法有:Gallie法,该方法简单,辅以Halo背心,融合效果满意;Brooks法,采用两根椎板钢丝,更加稳定,但增加了脊髓损伤的风险。

Gallie法融合

目前,还可采用更加坚强的螺钉作为内固定,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Magerl穿关节螺钉或寰枢椎的钉杆系统内固定。需依据病人的局部解剖情况、医生的习惯来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C1/2钉杆系统和Magerl螺钉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边臻

本文转载分享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

边臻,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骨科)FRCS(Edin)、香港骨科学院院士FHKCOA。曾作为临床fellow到香港玛丽医院工作半年,进修小儿骨科及脊柱侧弯。

专业擅长:儿童骨与关节创伤,四肢先天性及发育性畸形,儿童及青少年脊柱畸形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