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雾化吸入治疗,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带宝宝时的亲身经历:

大宝出生的时候没有奶水,一直是人工喂养,都说人工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体质要差,在宝宝四个多月的时候果然验证了。

在刚进入初冬的一天宝宝开始有点咳嗽,刚开始没太在意,只是偶尔的咳一声,紧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就越来越厉害,咳得小脸通红,喉咙里好像还有噜噜的声音,这下把一家人慌了神,宝宝太小,不敢随便喂药,光多喝水也不太管用,还是去医院吧。

一到医院,儿科诊室是已是人山人海,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排上号了,医生问了下情况,看了下宝宝的喉咙又听了一下,开了抽血和胸片。等拿到结果给医生一看,医生皱起眉头:“你家宝宝得了支气管肺炎必须输液,还得雾化吸入治疗”我们一听傻了眼,还得打针啊,宝宝多受罪,但是没办法,还是听医生的吧。

但是雾化吸入是什么?之前好像听说雾化比打针伤害还大啊,到底要不要做?

好在医生耐心得向我们解释:

雾化吸入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经过患儿鼻或口吸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是一种药物剂量小、起效快、无痛、安全的给药方式。

雾化治疗是哮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雾化吸入也是儿童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之一。

听了医生的话我们放心多了。随后宝宝就被安排输液,虽然各种哭闹,好在护士的技术好,宝宝输液过程还算比较顺利。

输完液后一直等护士来给宝宝做雾化吸入,却迟迟没有来。只得跑去护士站问,护士笑咪咪得对我说:你家宝宝才喝过奶吧?雾化吸入需要在饭前半小时和饭后两小时才能做哦,不然容易引起宝宝恶心、呕吐等不适哦。

原来如此,还是护士比较细心。一个多小时后护士拿着一个带着管子的仪器过来了,护士耐心的向我讲述了雾化吸入的方法:

尽量保持宝宝最舒适的姿势,可以选择站立,保持上半身直立或者半仰卧的姿势,不要平躺,平躺时潮气量小,不仅会引起宝宝憋气等不适,还会使有效气体交换减少,有效吸入肺部的药量减少。

还有考虑到雾化液倾倒的风险,所以不能完全躺卧。对于像我们家这样的小宝宝,就需要使用面罩吸入。一般大一点的小朋友比较配合,可选用口含器。吸入时下颌轻轻上抬,充分打开气道,可减少药物在口咽部存留,促进药物粒子更好进入下呼吸道而起作用。

开始做雾化了,护士还给宝宝清理了鼻腔。可是宝宝好像比较害怕这个东西,一直不肯配合,护士又帮了我大忙,拿了好多小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宝宝一下子就不哭了,好在雾化吸入的时间也不长,护士告诉我,一般根据药物的用药剂量,雾化吸入的时间一般是5到15分钟。宝宝做雾化的时候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

在做雾化的时候,护士几次过来观察宝宝的状态,还告诉我如果发现宝宝雾化过程中出现有频繁咳嗽、气促等症状时,应该立即暂停吸入进行观察,待缓解后医生评估是否适合继续雾化治疗。

雾化做完了,护士还嘱咐我,做完雾化后一定要给宝宝洗脸,可以防止残留的药物刺激宝宝皮肤。雾化后可以给宝宝扣背拍痰,用空心掌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轻拍打,用力时要均匀。

就这样在医院几天输液和雾化治疗后,宝宝咳嗽明显少了,又变得活泼好动起来。

这次经历让我认识了雾化吸入这个神奇的用药方法,也提醒各位宝妈们在宝宝生病时一定不要相信网上流传关于雾化吸入的一些谣言,去医院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治疗才是呵护宝宝健康成长的正确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谭璐

相关文章